晚稻高产栽培技术较之早、中稻,晚稻具有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米质较优的特点,目前已在南方稻区大面积推广。要取得晚稻高产,需要做好选种、播种、管理等关键工作。1 选择熟期适中的优良组合晚稻组合一定要能充分利用当地的光热资源,发挥晚稻的优势,获得稳产、高产。选择的组合应是丰产性和抗性好、米质优、产量高,熟期适宜,既能保证后期安全齐穗,其插期又能保证前期早稻成熟收割且与早稻搭配合理的品种。2 确定适宜播插期插秧期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一般尽量早插。晚稻育秧期间气温高,秧苗生长快,若秧龄过长,易产生老秧,甚至在秧田期即拔节,栽后易造成早穗,使每穗粒数减少,导致产量降低。因此,在“双抢”期间,一定要抢收抢插。3 培育适龄多蘖壮秧3.1 秧田准备 秧田选择土壤肥力中等、有机质含量高、排灌方便的田块。以施有机肥和磷钾肥为主,少施氮肥。播前 5-6d 开沟做好秧田,保持沟中有水,进行晒板,晒至秧田略微开裂。播种时将沟中糊泥铲到秧板上耥平,播种塌谷,减少种芽下陷和高温烫坏种芽。3.2 种子处理 将种子晒 1-2d,用清水精选种子,再用药剂预浸消毒,然后清水浸种。晚稻催芽期间每隔 4-6h 要检查 1 次种子湿度,种子过干要用清水淋种。若堆温大于 38℃,则应把种堆摊开,谷堆全部破胸后即可播种。3.3 育秧3.3.1 寄秧田选择。寄秧田选择中上肥力水平的稻田,水源方便,排灌自如。每公顷施人畜粪 1.5 万 kg 或枯饼 450-600kg 作基肥,做到精细翻耕耙平,开好厢,厢宽一般 1.5m,沟宽 23-27cm,沟深 13.3-16.7cm,厢面抹平。3.3.2 抛寄。抛寄应选用生物能温床育小苗,1.5-2.5 叶时抛寄,抛寄密度在每平方米 220 株。抛秧时根据“一抛、二补、三拨”程序,先用 2/3 的秧苗抛撒,1/3 的秧苗拌空补稀,对重叠和过密的秧苗用细棍拨开,做到秧苗分布均匀。3.3.3 肥水管理。抛寄后 3-5d 后灌水护秧,晚上放水露秧,6-7d 后浅水灌溉。扎根立针后,每公顷用 1.5 万 kg 粪水加 60kg 尿素作分蘖肥,移栽前 5d 施尿素 22.5h 作送嫁肥。3.3.4 确定第 1 段秧龄长短或移栽期。第 1 段育秧秧龄不宜过长,一般中熟晚稻组合 10-12d 为宜,晚熟组合也不宜超过 15d。3.3.5 第 2 段秧的栽插规格。中熟晚稻 5cmx5cm 左右,单株分蘖数可达 5 个左右;晚熟组合 6.6cmx6.6cm,秧田单株分蘖数在 8 个以上,本田移栽时可做大蔸大行栽植。3.4 秧田期管理3.4.1 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