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建设环境下“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实施策略讨论智慧校园建设环境下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实施策略讨论 职业院校的财经类专业主要培育适应会计及相关岗位需要的高素养技能型专门人才,学校要求高职班学生毕业前必须拿到会计从业资格证,因此,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要围绕以下两个目标展开:一是提高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二是提升学生实际操作会计核算软件的能力。 1.定位课程教学目标 1.1 加强应试教学,努力提高学生职业资格的通过率 会计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和专业性很强的技术工作,我国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从事相关会计工作的人员应当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单位不得任用(聘用)不具备会计从业资格人员从事会计工作。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财经分院也明确要求五年制高职财经类专业学生毕业前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因此,会计从业资格既是进入会计行业的敲门砖,也是财经类高职学生顺利毕业的前提条件。会计电算化作为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加强会计电算化的应试教学,努力提高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通过率是本课程教学的一大目标。 1.2 加强实践教学,努力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水平 职业院校的主要目标是培育高素养技能型专门人才,所以实践教学是高职会计专业教学的重要特征。学生掌握的程度,不仅会影响到后续专业课程的进一步学习,而且更会对步入社会后能否顺利从事会计职业、胜任会计岗位工作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加强会计电算化的实践教学,强化专业技能训练,努力提高学生会计账务处理能力是本课程教学的另一大目标。 2.教学中的会计电算化 2.1 应试教学 针对应试教学,会计电算化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理论和实践。理论的体现形式为单选、多选和推断,实践的体现形式为实务操作。 而应试教学中实务操作题的最大困难在于:实务操作的软件与实践教学软件不一致。考证中的会计电算化实务操作软件既不是金蝶,也不是用友,而是财政部专门开发的一款考试财务软件。 通过比较发现:此模拟软件并不难,只是一个简略版的财务软件,操作方式都很表象化,绝大多数都能直接看到操作入口;操作题目也很表象化,难度不高,只要认真耐心操作一般都会正确,相对有一定难度的是填制凭证题和报表公式题。 2.2 实践教学 高职院校的会计电算化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也是进行岗位能力培育的职业技能核心课程。它将会计学与计算机科学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学生能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会计业务的处理;与其他课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