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铜、锌、铅、镉作业指导书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 作业指导书 AGST-CG-020 编审核订 核 准 生效日期 江苏安捷鹿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版本序号 页码序号 实施日期 AGST-CG-020 第 1 版第 0 次修订 第 1 页/共 5 页 2025- 作业指导书 标题 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 1.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水中铜、锌、铅、镉的原子吸收光谱法。 适用于测定地下水、地面水和废水中的铜、锌、铅、镉。 测定浓度范围与仪器的特性有关,表 1 列出一般仪器的测定范围。 表 1 元素 铜 锌 铅 镉 2.方法原理 将样品或消解处理过的样品直接吸入火焰,在火焰中形成的原子对特征电磁辐射产生吸收,将测得的样品吸光度和标准溶液的吸光度进行比较,确定样品中被测定元素的浓度。 3.干扰及消除 地下水和地面水中的共存离子和化合物在常见浓度下不干扰测定。但当钙的浓度高于 1000mg/L 时,抑制镉的吸收,浓度为 2000mg/L 时,信号抑制达 19%。铁的含量超过 100mg/L 时,抑制锌的吸收。当样品中含盐量很高时,特征谱线波长又低于 350nm 时,可能出现非特征吸收。如高浓度的钙,因产生背景吸收,使铅的结果偏高。 3.1 验证实验 验证实验是为了检验是否存在基体干扰或背景吸收。一般通过测定加标回收率推断基体干扰的程度。通过测定特征谱线附近 1nm 内的一条非特征吸收谱线处的吸收可推断背景吸收的大小。根据表 2 选择与谱线对应的非特征吸收谱线。 表 2 元素 铜 锌 铅 镉 特征谱线,nm 324.7 213.8 283.3 228.8 非特征吸收谱线,nm 324(锆) 214(氘) 283.7(锆) 229(氘) 浓度范围 mg/L 0.05~5 0.05~1 0.2~10 0.05~1 地址:江苏省昆山市洪湖路 777 号 5 号楼 3 楼 江苏安捷鹿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版本序号 页码序号 实施日期 AGST-CG-020 第 1 版第 0 次修订 第 2 页/共 5 页 2025- 作业指导书 标题 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 3.2 去干扰实验 根据验证实验(3.1)的结果,假如存在基体干扰,用标准加入法测定并计算结果。假如存在背景吸收,用自动背景校正装置或邻近非特征吸收谱线法进行校正,后一种方法是从特征谱线处测得的吸收值中扣除邻近非特征吸收谱线处的吸收值,得到被测元素原子的真正吸收。此外,也可使用螯合萃取法或样品稀释法降低或排除产生基体干扰或背景吸收的组分。 4.试剂和材料 本标准所用试剂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