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备考素材集锦:“光明观察”2015 年 8 月号第 4 辑 整理:fcs2002 1. 强制公务员休假应成为带薪休假催化剂 2. “千分之一”的家底岂容再被吞噬 3. 招商项目“带病”暴露政绩饥渴之患 4. 符号化的“中式教育”只是一场秀 5. 强制带薪休假,这样真的好吗 6. “涨价是政府职能”或是实话 7. 恢复剧中插广告当问观众答应与否 8. 6000 余名干部劝导并非文明交通正解 9. “冰桶挑战”公布善款去向是责任交待 10. 须保障非计划离婚者的计划生育权 11. “渤海已死”,西太平洋的悲鸣? 12. 没有宽进的自由,就难有严出的底气 13. 如何让“小白菜”的命运不再被复制? 14. 良法不能善治,好人也会被逼犯罪 15. 如何打量“感动吉林”女孩的“评奖受挫” 1. 强制公务员休假应成为带薪休假催化剂 叶祝颐 今年以来,高层多次公开强调落实带薪休假。为推进政策落实,部分地方政府相继出台细则。但记者注意到,在一些地方,带薪休假已经开始趋于“强制性”,拟将休假情况与单位、个人的考核、评优等挂钩,这是制度善意还是矫枉过正,引发讨论。(8 月 8 日中国新闻网) 在我们的传统眼光里,机关事业单位的公职人员应该是勤奋工作的榜样,但是,依法休假是工作人员的权利。公职人员带头休假,一来可以调节身心,二来可以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工作效率,三来可以引导社会休假潮流,应该是多赢的结局。尽管有公职人员认为“有假难休”,休假申请不敢拿给领导看,但是政府强制推进,领导带头休假,“有假难休”的情况应该会有所改变。 在现实生活中,不仅公职人员“有假难休”,不少企业都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节假日更成了某些企业让员工加班加点的“黄金机会”。不谈带薪年休假、就是法定节假日与休息日的休假权,在一些用人单位都是形同虚设。在一些企业,员工一周休息一天基本上是常态。不论是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还是《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对休假都有明确规定但劳动者的“休假权”落实情况依然不理想。有调查显示,仅 22.6%网民能全休 52 个周末,就颇能说明问题。就连国务院发布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也只是说 2020 年基本落实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 现实休假生态中,不少用人单位喜欢宣传、鼓励加班加点工作的员工,而缺少对休假权利的激励保障措施,劳动者加班加点工作被认为是先进典型。员工争取休假权利被认为是不爱岗敬业。在这样的语境下,有多少人出来捍卫休假权利,与重加班轻休假的潜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