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八 文言文阅读考纲展示 命题探究 第一讲 文言实词 基础点:文言实词是文言文阅读的重点。《考试大纲》规定: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常见”规定了考查的范围,突出“浅易”的特点,指文言文中出现频率较高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实词;“在文中”规定了考查方向,即考查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我们需要重点掌握的主要是: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各种词类活用等。重难点:1.实词的一词多义。2.词类活用。 [考法综述] 文言实词的考查主要以客观选择题形式出现,同时也在文言文翻译中进行考查。要正确解读这类试题,一定要掌握它的几种考查类型和常见推断实词含义的方法。命题法 1 一词多义 多义实词的考查一直都是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点。其词义的衍化大致如下:(1)有的实词以本义为点,由此向不同方向派生出新的意思。例如,“引”本义“拉开弓”(丁壮者,引弦而战),由此引申出“拉”“扯”“牵”(左右欲引相如去);拉弓时弦与弓的距离变长,有“延长”“延伸”“伸长”的意思(“引颈而望”“岸木影下布,水鸟时引吭”);拉弓时向后用力,有“后退”“倒退”“掉转”的意思(“相如引车避匿”);拉弓有方向性,有“引导”“带领”“率领”的意思(“燕引兵东围即墨”“引人入胜”)这就像以车轴为中心向不同方向伸出辐条,成为“辐射式”。(2)有的实词在一个意思上生出新的意思,又在新的意思上生出另外的意思。如“信”指“送信的人”“信使”“使者”,因为这样的人代人传言,其言真实,便有“真实、确实”的意思;“真实、确实”就能使人放心、信任,就有“相信”“信任”的意思。这样推衍,成为“链条式”。(3)有的实词的词义原本指某一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扩大范围。如“售”表示经营中将东西卖出,扩大为“成功”“实现”等意思,如“(成名)操童子业,久不售”。(4)把握一词多义,除了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外,还需注意词的比喻义和假借义。如“畔”,其本义是田界;田界是田边,所以引申为“旁边”的意思,如河畔、桥畔等;“畔”与“叛”同音,所以又借用为“背叛”的意思,如“亲戚畔之”的“畔”,即用其假借义。又如“爪牙”,本义是鸟兽的爪子和牙齿,“蚓无爪牙之利”的“爪牙”是用其本义;“祈父,予王之爪牙”(《诗经》),这里是用“爪牙”比喻得力的帮手和武士,是用其比喻义。典例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王文统,字以道,益都人也。少时读权谋书,好以言撼人。遍干诸侯,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