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课程教学质量提升探析法律课程教学质量提升探析 【摘 要】本文针对学生学习法律课程的特别性,围绕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通过师生互换角色、案例教学及学用结合等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升法律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教学质量;法律课程教学;教学改革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是教育的生命,关系着一个学校的生存和国家教育的进展。因此,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永远是学校的重点和中心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永恒的主题、主旨和主线[1]。我校老师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进学生学习兴趣、培育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方面,也一直在进行各方面的探究。本文中,笔者将结合自身所教的课程及班级,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一、树大学生的特点分析及学习法律课程的特别性 (一)树大学生的特点分析 我校是一所民办高校,其培育目标是为地方经济和社会进展培育急需的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定位在面对企、事业单位的一线岗位,所以人才培育突出有用性、实践性等特点,要求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强、上手较快。 但我校录用的学生是本科批次中相对较低的部分,还有部分是大专生,因而往往自信心不足,其中有一部分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学习障碍,具体表现为:1)缺乏学习动机和积极的学习态度;2)缺乏专业课学习兴趣;3)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学习心态,无有效的学习方法;4)基础能力水平低但又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等等。当然这是所有课程的老师都会面临的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对法律课程的老师来讲,由于课程性质的特别性,因此又有自己特别的情形。 (二)学生学习法律课程的特别性 1.学生的法律基础较弱 在我校开设法律课程的专业涉及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金融专业、电子商务专业、会展专业、市场营销专业、工商管理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涉外文秘专业等等,这些专业的学生的法律基础很薄弱,仅仅只在大一时学过一些法律基础知识,但并没有系统地深化讲授。而这些专业的法律课程基本上都具有专业性,如每个专业都会开设的《经济法》,这门课程若在法律专业的学生学习之前,一般已经有了先期的学习准备,比如已经学习了《法理学》、《民法》等基础课程,所以相对比较容易上手;而对前述非法律专业的学生而言,因为不可能有这些课程作前期铺垫,他们对法律的基础性知识知之甚少,因而在学习的时候对法律术语和法律规定就显得难以把握,从而增加他们学习的难度。而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