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周 星期三哲言温、良、恭、俭、让。 ——《 论语•学而》【解读】 温和、善良、严肃、节俭、谦逊。孔子每到一个国家,必然听得到那个国家的政事,他就是靠“温、良、恭、俭、让”的美德和态度获得的。这也是我们求知、做人应具备的品格和态度。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一一《 晏子春秋内篇• 杂下》【解读】 坚持做事的人总会成功,不断前行的人总会到达目的地。为、行,就是实际行动。有了实际行动.再难的事情也能办到;没有实际行动,容易的事情也办不成。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论语•公冶长》【解读】 朽烂的木头,不能雕刻,粪土垒起的墙壁,不能粉刷。比喻不堪造就的人,用不着去培养他。人的智力因素没有多大的差别,但人的情感因素有着很大的差别。孔子有个叫宰予的学生,大白天睡大觉,孔子说,对于宰予这样的人没有什么可责备的。因为他学习态度太差,已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杇(wū ) :涂饰墙壁用的工具,这里指涂饰、粉刷。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一《 荀子• 劝学》【解读】 与其整天坐在那儿苦思冥想,不如花一点时间去学习有收益。学与思本来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只顾某一个方面,就会徒劳无功。须臾:一会儿。诗词早秋许浑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①。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淮南一叶落,自觉洞庭波。【注】① 遥夜:长夜。泛:弹奏。清瑟:凄切的瑟声。瑟,一种弦乐器。翠萝:泛指常自树梢悬垂的蔓生植物。② 玉露:白露。拂:掠过。金河:银河。③ 还密:指树叶还未凋零。更多:指远山在阳光下显得更多。④ 这两句用《 淮南子• 说山》 “见一叶落而知岁暮”和《 楚辞• 九歌• 湘夫人》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意。落《 全唐诗》 作“下”。【赏析】 这是首咏景物的诗。开头用“西风”起兴,并点题“早秋”。意思是说,长夜里何处透出清瑟声?原来是西风生翠萝。中间两联,选择了几个典型景象来描写早秋:俯察“残萤栖玉露”,仰观“早雁拂金河”,此写夜景;近看“高树晓还密”,远望“远山晴更多”,此写昼景。结尾化用《淮南子》 和《 楚辞》 里的名句,并用“自觉”二字突显之,足见作者的艺术功力,真是“曲终奏雅”,意境之妙,不可言传。w.w.w.k.s.5.u.c.o.m成语奇货可居战国末年,秦国公子异人在赵国做人质,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生活困顿,很不得意。当时,卫国的阳翟(地名)商人吕不韦,正在赵国都城邯郸做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