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袖阀管注浆工艺在基础加固中的应用浅析袖阀管注浆工艺在基础加固中的应用 1 工程概况 峪河暗渠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穿越峪河的过河建筑物。建筑物全长 611m,设计流量 260cm3/s,加大流量 310cm3/s,设计水头 0.24m。洞身为 3 孔,单孔尺寸 7m×8.2m(宽×高)。峪河暗渠由上游渐变段、进口节制闸、洞身段、出口检修闸下游渐变段五部分组成,进口渐变段长 55m,底宽 20~24.6m,底板厚0.5m,出口渐变段长 70m,结构型式与进口渐变段相同。本段原建基面以上两层相对稳定的壤土层发生变化,在峪河暗渠中部仅有一层连续,且厚度较薄,不能形成稳定的相对隔水层。 未防止出现不均匀沉降,本着经济有用的目的,经过方案对比,确立了垂直袖阀管全断面帷幕灌浆方案,同时两侧渐变段面板背后采纳水泥土换填加固,达到保证建筑物安全的目的。 2 袖阀管注浆工艺 袖阀管结构(如图 1)一般采纳 PVC 塑料管作袖阀管,为了方便地进行灌浆,在袖阀管上一般每隔 33cm-35cm 钻一组 4Φ6mm 或4Φ8mm 的射浆孔,每组孔的纵向长度 6cm-10cm,每米袖阀管上一般钻 2-3 组射浆孔。在每组射浆孔外部都包裹有一层橡胶套橡胶套,长度比每组射浆孔长度略长以包裹住射浆孔。 灌浆时橡皮套在压力作用下被浆液冲开使浆液进入地层并且可保证按要求分清层次形成劈裂,而当停止灌浆时橡胶套又弹回并裹紧袖阀管防止管外流体进入管内起到逆止阀门的作业。为防止橡胶套上下错位须在橡胶套两侧用固定环固定,袖阀管不应有较大的弯曲,内壁必须光滑。 袖阀管上的每组射浆孔即为一个灌浆段灌浆头由双塞系统止浆塞和灌浆芯组成(如图 2),每一次灌浆头在袖阀管中上下移动灌浆时只包含一个灌浆段亦即灌浆头移动距离与每组射浆孔间距相同。 袖阀管注浆法是通过较大的压力将浆液注(压)入岩土层中,注浆芯管上下的堵塞器可实现分段分层注浆,使得松散的地层和较密实的地层均得到很好的注浆加固效果,避开了以往的注浆工艺在松散地层和较密实地层同时存在时,松散地层注浆量大、较密实地层注不进浆的现象的发生,大大提高了被加固地形的整体稳定性。 2.1 工艺流程 注浆工艺流程:布设孔位→钻孔→注入套壳料→下袖阀管→注浆。 2.2 主要施工参数 本次施工采纳注浆孔直径 91mm,袖阀管直径为内径 56mm,外径68mm,灌浆孔孔距 2.5m,行距 2.5m,浆液扩散半径 1.5m。注浆参数见下表。 2.3 钻孔、灌浆情况综述与分析 钻孔:试验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