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标题: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副标题:剖析考点规律,明确考察重点,为学生备考提供简洁有效的备考策略。关键词:语言表达,复习,备考难度:5重要程度:4内容:考点解读1. 如何理解“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这一考点要求?——语言表达的“简明”指能够删除冗余信息,消除歧义。语言表达的“准确、鲜明、生动”,主要考查推敲、锤炼语言的能力。2. 高考对这些考点是如何命题的?这些考点在课标卷中的地位如何?——(1)① 考点综合化。命题是各个考点的有机组合,综合性加强。不经常对哪个考点单独设题考查。② 设题情景性。要求考生答题时必须将问题置于命题人所设置的特定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中。考题中常常有特定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或场景的限制,考生须置身于虚拟或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去解决。③ 题型多样化,注重实用性。近年高考中出现了开场白、广告、宣传语、串台词、情景问答等题型,而且不断创新,体现出实用性的特点。(2)简明、准确、鲜明、生动在课标卷中不属于命题热点,备考时可适度关注。一、语言简明“简明”就是“简要、明晰”。“简要”就是说话用语不重复啰嗦,很精练;“明晰”就是明白无误,不产生歧义。请指出下列句子的不简明之处,并简单说一下理由。语言简明,具体有两项要求1.简洁:①不要在句中同时出现表意功能完全相同的成分,②尽量删去可有可无的词语,③尽量使用替代性词语。2. 明确:①避免晦涩,②避免歧义。二、语言准确语言表达“准确”是指在正确理解文意、句意的基础上,把握句段的关键信息、内容要点、中心思想,并按照题目的要求,使词语运用、句式选择、语气选择等方面完全符合表达目的。“准确”在语言运用试题的各种题型中均有考查。包括所用语言符合特定的情境,符合特定的身份地位,正确地运用谦尊称呼,准确表达褒贬感情,准确表达喜怒哀乐的心理状态,正确使用口语、书面语,准确表达范围大小、程度深浅等。三、语言鲜明鲜明,是以准确为基础的。不准确,就不可能鲜明。所谓鲜明,就是要恰当地使用词语(尤其是感情词语),恰当地使用句式(如双重否定句、反问句),恰当地使用修辞手法(如比喻、对偶、对比等)。四、语言生动生动,就是指具体形象、新鲜活泼,能使人感动。生动是在准确、鲜明基础上的升华。它要求做到:①恰当使用绘形绘声绘色等方面的动词、形容词;②运用比喻、拟人、借代、夸张等修辞手法,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和灵动性;③注意句式的整齐匀称,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