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骨木镶嵌的艺术价值浅谈骨木镶嵌的艺术价值 骨木镶嵌是我国古老的手工艺品之一,在隋唐时期一直被列为贡品。近几年,随着骨木镶嵌精品渐被发现,人们对骨木镶嵌的认识在不断加深,其价值也得到不断挖掘与拓展提升。笔者从事骨木镶嵌工作 40 余年,认为嵊州骨木镶嵌脱胎于宁波骨嵌工艺,并对其进行传承与创新,挖掘出更多骨木镶嵌工艺潜在的价值。 首先是观赏价值。骨木镶嵌工艺品是艺术的结晶,不仅用材考究,工艺精绝,而且每幅作品都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既能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又激发人们无穷的想象,给人以精神的愉悦。如笔者创作的双面插排《鹿鹤同春》,作品中的神鹿、仙鹤姿态万千,松树遒劲沧桑。雕工细腻,形态优美、意境宜人。此作品运用名贵材质红木、象牙等,并汇聚了松鹤延年、神鹿吉祥的美好象征,不仅寓意吉祥,而且极具观赏价值。 二是有用价值。骨木镶嵌是采纳黄杨木、骨片等为原料用铜丝锯出各种纹饰,在木坯上起槽后用胶粘结嵌入花纹,再经打磨雕刻髹漆而成。曾经主要为家具做装饰,如“万工轿”、“千工床”。如今,嵊州骨木镶嵌将曾经为家具做装饰的骨嵌辟为一件件独立的工艺品,设计出插排、屏风、挂屏等多种形式。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骨木镶嵌正逐步走进普通人的生活领域,成为一种独立的家具或工艺品,在观赏的同时发挥其有用的价值,例如笔者用黄杨木镶嵌雕刻的六扇屏风深受人们的喜爱。 三是科研价值。骨木镶嵌以象牙、黄杨木、红木、骨片、白玉等为原料,有的长达上百年,靠着一批收购旧家具者在民间收集而来,这些材料是自然演进遗留而来,也是人类文明的一个缩影。因此,讨论骨木镶嵌的材质,可以让我们了解各个时期的气候特点、地质变迁等,是我们了解自然环境的一把“钥匙”。此外,这些材质本身的物质构成,也尚有不少未知领域,有待人们进一步做科学探究。 四是文化价值。红木、黄杨木等虽是一种自然资源,但它们雕就而成的艺术品,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是各个时期自然与社会的结晶,是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同时,各个时期的人们对这些宝贵材质的认识和应用都与当时的文化背景紧密相连,是一种反映历史与文化的活载体。骨木镶嵌工艺品随着人们喜好的不同,在各个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美与艺术,透过一幅作品,我们可以看到其背后沉甸甸的历史文化气息。 五是药用价值。很久以前,人们就发现骨木镶嵌所用的材料具有药用价值。如黄花梨、黄杨木等。黄花梨药用部分称为花梨格或降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