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融入,一起成长——班主任工作小结阳春三月,重回教育岗位的我接到了一个在我看来是够艰巨的使命——去春城校区接管三 1 班,兼任班主任和语文老师。之所以用“艰巨〞二字来形容,原因有三,一是春城校区对于我来说是新的工作环境,要适应;二是三年级对于我来说是新的年级,要适应;三是因为生孩子已一年没有工作的我,面对半路接班,会手足无措,要适应。虽然精神饱满,但是心中也不免忐忑。和孩子们的接触没有搞得那么轰轰烈烈,当 3 月 25 日清晨,我轻轻踏进教室的那一刻,我知道,要融入这个班级了。认真观察班级环境,观察学生特点,记住学生名字,从一举一动中对这个新的班级做出初步推断。在通过几天的观察和与任课老师沟通后,我决定并且实践了对这个班级进行改变的三步走策略: 一、改头换面,改变班级物质文化 首先,进行了班级绒面板内容的更新。接班时适逢校书香节,但是我看到教室后面绒面板上的内容还是关于寒假的相关内容。于是我调动学生积极性,组织他们制作书香节小报,选择学生作品张贴于绒面板,给绒面板设计一个生动有趣的标题——书香飘飘的日子。在本次书香节活动中,有一个活动叫绘本制作。我们班级学生积极参加绘本制作,有四个学生的作品入选校级优秀作品。但是其他孩子参加活动的热情也非常高涨,所以落选孩子的作品我便全部布置展示于班级绒面板,孩子们能够在班级绒面板上看到自己亲手制作的绘本,非常自豪。结合书香节的书写竞赛,我选择班级中书写美丽的作品,张贴于绒面板,既起到展示推优作用,也起到调动学生相互学习的效果,一举两得。 其次,更新班级评优栏。接班时发现,这个班级以往的评优还是基于学生个体层面,是针对个人的评优。但是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特点,三年级学生是在二年级小队建设的根底上开展而来的,也就意味着班级层面的各种活动和制度落实都要以小队为单位,壮大并开展小队建设。于是在小队重组的根底上,引导学生在小队长的带着下重新设计小队口号、名称和标志,并且设计一张小队评优表。班级评优栏的内容换成了 8 张小队评优表,用于日常小队评优工作的展开。 二、重组新设,更新班级制度文化 首先,通过几天的观察,发现这个班级学生午间的岗位劳动无序,并且小岗位工作在人员安排上相对集中,这就意味着班级多数学生没有参加到班级管理效劳工作中来,难怪会在中午看到不少学生无所事事。我当即做出一个决定——重组岗位,全员任岗。当天下午,我利用一节品社课带着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