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企业在保持了多年的快速进展势头后,物流成本的居高不下已成为阻碍企业进一步进展的重要因素,与之相应的是,我国物流业的进展尚处于较低的进展水平,尤其是在物流信息化方面落后更多. 但是,要大幅降低我国企业的物流成本,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就必须以信息化技术和管理思想来带动物流行业的全面进展,并构建全社会的大物流系统。 降低成本信息化势在必行 目前,大物流概念已经在国外得到普遍的认可,其是指企业的自有物流车队、仓库人员等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配送信息与资源共享,以实现更大限度的利用社会各方面资源,减少物流总支出、降低运营成本。 大物流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物流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在西方发达国家,以第三方物流为主的大物流系统十分发达,企业对第三方物流的利用率超过了 75%,而在我国尚不足 30%。 长期以来,我国过去一直没有重视大物流的概念,每个企业都有各自一套大而全、信息闭塞的物流系统,往往是旺季忙不过来,淡季又造成大量的人力和设备闲置. 而社会大物流形成之后,企业可以根据需要随时选择购买第三方外包物流服务,将企业自有物流与第三方物流有机合理地配置起来,将完全能够避开物流业重复建设、成本过高、管理混乱的现状。 过高的物流支出削弱了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优势,如何降低物流成本已经成为我国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面对物流行业出现的各种弊端,有关专家提出了几个方面的解决思路。 首先,要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水平,信息化建设是重中之重。 过去企业热衷于搞大而全、小而全的自有物流,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信息闭塞、物流需求无法与外界进行实时沟通. 只有利用信息化管理和互联网技术,才有可能使企业将物流需求信息迅速传达到第三方物流,并从中得到高效、便捷的物流服务,以实现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 其次,在全行业信息化程度提高的基础上,构建社会大物流势在必行。 在全社会的大物流系统中,第三方物流将担负起主要的物流配送作用,而企业自建物流将退居次要地位,起到第三方物流的补充和辅助作用. 多数企业除了必备的车辆和仓库以外,尽可能地多利用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的专业服务,起到投资少、见效快、大幅降低物流成本的作用。 信息化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我国物流业存在着严重的重复建设和地方割据现象。 这种现象表现在企业盲目扩张自有物流经营范围,从而使设备及人员利用极不充分,造成了巨大的资金闲置和浪费;第三方物流企业带有明显的地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