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传染性胃肠炎诊断技术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以呕吐、严重腹泻和失水为特征,各种年龄都可发病,10 日龄以内仔猪病死率高,可达 100%,5 周龄以上猪的死亡率很低,成年猪几乎没有死亡。猪传染性胃肠炎发病率高、危害严重,给广阔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1、病原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Coronavims)有囊膜,形态多样,呈圆形、椭圆形和多边形,直径为 60-160nm,表面有一层棒状纤突,长约 12-25nm,TGEV 基因组为单股 RNA。病毒存在于猪的各个器官,体液和排泄物中,但病猪的空肠十二指肠,肠系膜淋巴结含毒量最高。本病毒对牛、猪、豚鼠及人的红细胞没有凝集或吸附作用,不耐热, 56℃45 分钟、65℃l0 分钟死亡;在阳光下暴晒 6 小时即被灭活,紫外线能使病毒迅速失效。对乙醚、氯仿及去氧胆酸钠敏感, 病毒在 pH4―8 稳定,pH2.5 则被灭活。2、流行特点猪传染性胃肠炎仅引起猪发病,其他动物即使口服病毒也不发病,但能从口服病毒动物的粪便中分离到有繁殖力的病毒,犬有自然感染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报道。其排泄物喂养健康乳猪可引起发病,耐过犬的血清中亦有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中和抗体,所以犬可以参加猪传染性胃肠炎的传播。病猪和带毒猪是本病传染原,通过粪便、呕吐物、乳汁、鼻分泌物以及呼出气体排出病毒,污染饲料、饮水、空气、用具等,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给易感染猪。新疫区的发病多数是由于引进带毒猪,或通过人及其他动物为媒介而传播的,初次发病时所有的猪呈爆发性,1~2 周内乳猪死亡率很高,种猪和母猪呈良性经过并发生一定的免疫力,猪传染性胃肠炎全年均可发生,但有明显的季节性,在深秋、冬季和早春发病率较高,夏季少发。3、临床症状本病埋伏期短,18-72 小时大部分猪感染发病,根据此特点可作为临床诊断的依据。哺乳仔猪,埋伏期短,特别是 2 周龄内的仔猪埋伏期一般为 1-2 天,半数左右有短暂的体温升高(40.2-40.6℃),呈急性水样腹泻(有的先呕吐),粪便呈淡黄、黄白色等,内含未消化的凝乳块和泡沫,腥臭,但不见有血液,迅速出现脱水、消瘦等症状,严重口渴常爬到母猪食槽内急切饮水,随着病情恶化,病猪极度衰弱,行走不稳,常被母猪压死,侥幸存活的猪生长发育会严重受阻,成为僵猪。成年猪埋伏期多为 2-7 天,随着猪日龄的增长,猪对该病的抵抗力不断增强。猪个体的表现也有很大差异,有的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