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方法:多一把衡量的尺子班主任工作方法:多一把衡量的尺子 有一次,孔子讲完课,回到自己的书房,学生公西华给他端上一杯水。这时,子路匆匆走进来,大声向老师讨教: 先生,假如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即去做么? 孔子看了子路一眼,慢条斯理地说: 总要问一下父亲和兄长吧,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 子路刚出去,另一个学生冉有悄悄走到孔子面前,尊敬地问: 先生,我要是听到正确的主张应该立即去做么? 孔子马上答复: 对,应该立即实行。 冉有走后,公西华奇怪地问: 先生,一样的问题你的答复怎么相反呢? 孔子笑了笑说: 冉有性格谦逊,办事犹豫不决,所以我鼓舞他临事果断。但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周全,所以我就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意见,三思而行。 这个典故告诉我们,学生之间是存在差异的,对于不同的学生,老师应该采纳不同的教育方式。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凡事一刀切,工作中就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麻烦。比方说学习管理,都要求和班级很高水平的学生看齐,对于 学困生 来说是根本做不到的,甚至说班级很多同学都达不到。结果呢,达不到要求就 老师吵、学生闹 的,弄得不亦乐乎。再比方,纪律管理。有的同学天生活泼好动,上课犯点错误本属正常现象,很多班主任老师偏偏抓住不放,批判教育、斥责、罚这罚那。结果呢,越教育越差。有的班主任甚至还抱怨:老师苦口婆心教育你,你怎么就听不进去呢?也有的班主任感觉工作很累。我们能不能换一个角度想问题,学习成绩不一定都到达很高的水平,班级也不是全体都不犯错误。但是,他们在原来的根底上是否有进步呢?我们再换个角度想问题,学习不优秀体育是否有特长?上课纪律不好劳动是否好?因此,要想采纳不同的教育方式,班主任老师就应该 多一把衡量的尺子。 如何才能多出 一把尺子 ? 1、心态要好,尊重差异。第一,班主任老师要平静的欣赏差异的漂亮,正所谓十个指头长短不一,学生存在差异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古罗马时期教育家昆体良指出:一个青年比别人更适合讨论历史、一个青年宜于写诗、一个人适合讨论法律,也许有些人只适合种庄稼。班主任们,谁敢保证你们班的同学都考上大学?谁又敢保证你们班里没有制造家、艺术家、世界冠军?时代已经不需要培育 乖乖孩儿 了,我们决不能用 一把尺子 扼杀学生的个性。也许学生今日身上的差异就是明天的优势。第二,要关爱你的学生。 2、眼睛要亮,抓住差异。要想 多一把尺子 对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