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一、外交政策的调整1.背景(1)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2)国际形势的发展和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2.依据(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关于战争与和平问题做出的新的科学判断,强调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2)1985 年,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论断。3.内容(1)坚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2)奉行不结盟政策,这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新时期的具体表现。(3)实行对外开放,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同世界上一切国家建立和发展外交关系的出发点。二、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1.前提:中国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决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2.成果(1)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①2000 年 9 月,国家主席江泽民出席在美国纽约举行的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② 在中国倡议下,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的首脑举行了历史上首次会晤。(2)中国对联合国事务全面参与,积极开展多边外交。3.影响: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建设性作用,极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三、推进新型区域合作1.基础: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和开展多边外交。2.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1993 年 11 月,江泽民出席在美国西雅图召开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2001 年 10 月,在上海成功举办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3.组建上海合作组织(1)过程:①1996 年 4 月,中国、俄罗斯等五国元首于上海会晤,确立了“上海五国机制”。②2001 年 6 月,原五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2)意义:① 丰富了由中俄两国始创的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② 提供了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为特征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③ 推动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与发展。[概念阐释] 多边外交多边外交主要是相对于“双边外交”而言的。一般是指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国际关系行为主体,包括国家行为体和非国家行为体。通过建立国际组织、缔结国际条约、举行国际会议等所开展的各个领域的国际对话、协调与合作。[易错提醒]中国新时期外交方针的调整既受国家综合实力与经济建设需要的影响,也受到国际形势变化的影响。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出发点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轻巧识记]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名师点拨] 新中国的外交原则(1)根本原则——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