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理工大学医学院生理学实验报告 (供临床医学专业使用)实验一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1] 实验目得 1、学习机能学实验基本得组织分离技术;2、学习与掌握制备蛙类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得方法;3、了解刺激得种类。[2] 实验原理 蛙类得一些基本生命活动与生理功能与恒温动物相似,若将蛙得神经—肌肉标本放在任氏液中,其兴奋性在几个小时内可保持不变。若给神经或肌肉一次适宜刺激,可在神经与肌肉上产生一个动作电位,肉眼可瞧到肌肉收缩与舒张一次,表明神经与肌肉产生了一次兴奋。在机能学实验中常利用蛙得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讨论神经、肌肉得兴奋、兴奋性,刺激与反应得规律与肌肉收缩得特征等,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就是机能学实验得一项基本操作技术。[3] 实验对象蛙[4] 实验药品任氏液[5] 仪器与器械 普通剪刀、手术剪、眼科镊(或尖头无齿镊)、金属探针(解剖针)、玻璃分针、蛙板(或玻璃板)、蛙钉、细线、培育皿、滴管、电子刺激器.[6] 实验方法与步骤① 破坏脑、脊髓取蛙一只,用自来水冲洗洁净(勿用手搓)。左手握住蛙,使其背部向上,用大拇指或食指使头前俯(以头颅后缘稍稍拱起为宜).右手持探针由头颅后缘得枕骨大孔处垂直刺入椎管(图 3—1-1)。然后将探针改向前刺入颅腔内,左右搅动探针2~3 次,捣毁脑组织。假如探针在颅腔内,应有碰及颅底骨得感觉。再将探针退回至枕骨大孔,使针尖转向尾端,捻动探针使其刺入椎管,捣毁脊髓。此时应注意将脊柱保持平直。针进入椎管得感觉就是,进针时有一定得阻力,而且随着进针蛙出现下肢僵直或尿失禁现象。若脑与脊髓破坏完全,蛙下颌呼吸运动消逝,四肢完全松软,失去一切反射活动.此时可将探针反向捻动,退出椎管。如蛙仍有反射活动,表示脑与脊髓破坏不彻底,应重新破坏。图 2-1-1 捣毁蟾蜍脊髓② 剪除躯干上部、皮肤及内脏 用左手捏住蛙得脊柱,右手持粗剪刀在前肢腋窝处连同皮肤、腹肌、脊柱一并剪断(图 3-1-2),然后左手握住蛙得后肢,紧靠脊柱两侧将腹壁及内脏剪去(注意避开坐骨神经),并剪去肛门周围得皮肤,留下脊柱与后肢(图2—1-3)。 图2-1-2 横断脊柱 图 2-1-3 剪除躯干上部及内脏③ 剥皮 一只手捏住脊柱得断端(注意不要捏住脊柱两侧得神经),另一只手捏住其皮肤得边缘,向下剥去全部后肢得皮肤(图 2-1—4)。将标本放在洁净得任氏液中.将手及使用过得探针、剪刀全部冲洗洁净.图 2—1-4 剥去皮肤④ 分离两腿 用镊子取出标本,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