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事故分类_电气事故分析_电气事故常见的主要原因电流辐射能量、静电和雷电在生产和生活中引发的与人的愿望相反的事件。预防电气事故是电气安全的核心问题。主要电气事故有电流损害事故、高频电磁场损害事故、雷电和静电事故以及电路故障事故。电流损害事故 人体触及带电体所发生的危及健康和生命的事件。电流损害与触电方式有关,损害的程度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和种类等因素有关。根据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情况,触电方式分为单相触电、两相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1)单相触电。在地面或其他接地导体上的人体某部位触及—相带电体。大部分触电事故都是单相触电,其对人体损害的程度与电网运行方式有关。(2)两相触电。人体两个部位同时触及两相带电体。其危险性较大。(3)跨步电压触电。人体在接地点附近,由两脚之间跨步距离引起的电位差所造成的触电。在高压触电事故中,往往是人接近带电体而越过安全距离时,在其间击穿放电所造成。电流对人体的损害有电击和电伤两种情况。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内部,破坏心脏、神经、呼吸系统正常工作而造成的损害;电伤是指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或机械效应对人体外部造成的局部损害(如电弧灼伤等)。大部分触电死亡事故是电击造成的。电流对人体的损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通电时间的长短、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电流的种类和人体状况等因素有关。(1)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通过人体电流越大,人体生理反应越强烈,致命的危险越大。根据人体对电流大小的表现,将电流划分为三级:引起人体感觉的最小电流——感知电流;人触电后能自动摆脱电源的最大电流——摆脱电流;在较短时间内危及生命的最小电流——致命电流。对于不同的人,其数值不相同。实验资料表明,对于工频沟通电,平均感知电流的有效值,成年男性约为 1.1mA,女性约为 0.7mA;最小摆脱电流有效值,成年男性约为 9mA,女性约为6mA;电击致命的主要原因是电流引起心室颤抖造成,引起心室颤抖 的 电 流 与 通 电 时 间 有 关 , 在 0.01 ~ 5s 范 围 内 , t≥1s 时 约50mA,tlt;1s 时约为 150mA。儿童承受电流的能力比成年人小。通过人体的电流取决于施加于人体的电压和人体电阻。人体电阻与皮肤干燥、完整、接触电极的面积、压力和电压有关,实验数据见表1。根据以上数据,可以确定在不同场合下安全电流的数值。(2)通电时问的长短。通电时间越长,越易引起心室颤抖。讨论结果表明,通电时间超过人的心脏搏动周期(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