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之深爱之切学习心得(6)爱国主义有各种体现,但重要一条是对自己的国家和人民要有 深切的了解 。爱国,首先要从了解国情、建立责任心开始。 生长在全面进展的时代,分享着改革开放的硕果,我们平常受到的爱国主义教育,是自己的国家日益富强的现实。申奥成功的举国欢腾,加入 WTO 的历史性跨越,体育盛会上不断响起的国歌,国际事务中逐渐强大的国家身影,都会激发亿万民众的爱国热情,激励广阔青年的报国之志。从这些宏大事件中,我们看到了国家日益辉煌的形象,由此迸发的爱国主义热情,也是高昂激越、自豪骄傲的。 知之深方能爱之切。对于年轻一代,我们需要用灿烂历史和伟大成就来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同时更需要引导他们从点点滴滴做起,踏踏实实地沉下去,触摸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既看到迅速长高的城市,又看到比较落后的山村;既懂得珍爱璀璨的华夏文明,又知道铭记曾经的屈辱和苦难;既骄傲于 27 年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中国奇迹,又不忘偏远山区的贫困百姓。这样,责任心的种子,才能在他们的心中坚定地萌发;这样,遇到个人与集体的矛盾,面临理想和现实的选择,他们才能从更开阔的视角去看待,在更高的层面去取舍,把个人的理想与祖国的前途紧密联系起来。 把握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方位,了解中国的国情,我们的爱国主义热情才能有更加明确的方向,爱国主义行动也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河南 28 岁的女大学生 村官 陈晓珂说: 对农村的贫穷,我印象太深刻了。年轻人对城市生活都很留恋,我也不例外。但一想到农村人才都流向城市,农村会越来越落后,我就觉得应该为农村进展做点事情。 正是这种 深切的了解 ,让陈晓珂产生了 深深的热爱 ,由此坚定地走向乡村,选择了另一种不同的生活。 同样放弃城市生活的上海同济大学硕士徐健,也是因为在国家级贫困县甘肃定西支教的经历,才让他义无反顾地选择重回定西,用自己的知识和热诚,带领那里的百姓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感动中国 的大学生徐本禹到贵州后,对山区产生了 无法割舍的牵挂 ,因此,情愿用两年时间支教,用单薄的肩膀扛住倾颓的教室。他说: 我很孤独,但我不会放弃,也不会退缩,我要坚持到底,直到奇迹发生。 认识我们的祖国,了解我们的国情,投身建设祖国的伟大事业,这是很多有为青年建功立业成才的必由之路。只有了解国情,才会有清醒的认识和理解、深沉的责任和担当,才能更扎实地去努力消除其不美,更进取地去尽力弥补其不足。而那些激昂、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