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信息化社会 一、教学设计思想: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爆炸地产生,通信成了信息时代的生命线。现代通信离不开电磁波。从电磁波的发现到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我们仅仅用了 100 年。可以说,麦克斯韦的伟大预言和赫兹的电火花,照亮了人类利用电磁波的道路。本节课信息化社会是电磁波的应用。本节课知识点不多,结构也比较清楚。通过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更好的认识电磁波及其应用。有利于培育学生把物理中的理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能力。在授课方式上,实行的是以学生沟通讨论为主,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双金属温度传感器、光敏电阻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2)了解信息的拾取、信息的传递、信息的处理、信息的记录的基础知识。 (3)了解信息时代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带来哪些变革。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课文体会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以及各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信息化社会的学习,体验科学在生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科学的进展 带动社会生活的进展。 (2)、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育学生形成科学的进展观。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了解双金属温度传感器、光敏电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四、教学资源 教室 多媒体课件 图片 投影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播放一段视频:日本科学家最新研制的智能机器人,它可以上下台阶,帮人倒水,还可以帮助人类做一些其他的劳动。过渡:我们现在所处在的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社会,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各种信息和咨询。通过前几节的学习我们了解现代信息就是一种电磁波,但是现代信息是如何进行传输和处理的?刚才我们看到的智能机器人,科学家们是运用什么样的技术手段让它拥有了视觉、听觉和触觉的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进入今日的学习。(板书 1)第四节信息化社会。 【新课教学】信息化社会,我们要了解信息技术的基础。那么请同学们带着下面的问题阅读教材 89 页至90 页。(板书 2)信息的拾取和传感器 1、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是什么? 2、什么是传感器? 3、传感器有哪些类型? 4、举例说明哪些地方用到了传感器? 过渡:通过阅读我们知道信息技术的基础就是信息的拾取、传输和处理。人类为了从外界猎取信息,必须借助于感觉器官。通过五种感觉接收来自外界的信息,那么人的这五种感觉器官其实就可以看作是功能不一的传感器。人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