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结构偏差、滞后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

结构偏差、滞后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_第1页
1/5
结构偏差、滞后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_第2页
2/5
结构偏差、滞后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_第3页
3/5
结构偏差、滞后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结构偏差、滞后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 摘要:笔者基于 1978 年~2025 年数据构建 VAR 模型,对我国三次产业的结构偏差、滞后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进行了动态计量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偏差的变动对滞后城市化的减小具有正效应;但滞后城市化对第一产业结构偏差没有明显的冲击效应,对第二产业的结构偏差有负效应,对第三产业的结构偏差有正效应。滞后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互为格兰杰原因,滞后城市化的变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在短期具有正效应,长期具有负效应;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动对滞后城市化的减小具有正效应,但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对滞后城市化的减小则会产生负效应。 关键词:结构偏差;滞后城市化;城乡收入差距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JBK1207058)。 作者简介:程莉(1986-),女,重庆万州人,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经济进展理论与政策讨论;周宗社(1972-),男,湖北秭归人,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人口与经济讨论。 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25)01-0020-06 收稿日期:2025-04-01 一、问题的提出 早期的经济学家(Chenery,1960)认为,伴随着经济增长,社会经济结构也会出现一系列的转变。其中有两个基本的结构转变最为引人注目:一是从以农业为基础的经济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基础的经济转变,即产业结构的变化,体现为产业结构的升级;二是人口持续不断地从农村地区向城市迁移,即城乡结构的变化,体现为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产业结构及城乡结构的重大转变既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重要结果,又是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和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变、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整体经济保持了持续高速增长的态势,然而,城乡收入差距却在不断扩大,造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原因有很多,如长期存在的二元结构、国家的城市偏向政策、农业生产落后、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教育水平落后等,而究其根源在于我国城市化水平滞后。城市化滞后的根源却在于我国优先进展重工业的战略和人为垫高的工业进展速度,使得我国非农产业虽然比重较高,但吸纳劳动力能力弱,就业结构转变滞后于产业结构转变(丁小平,2025)。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深化进展、城市化加速推动阶段,仍然存在非农产业进展及城市化转型的较大空间,在此过程中,资本深化、技术进步及制度等因素都有可能引起产业结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结构偏差、滞后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