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对大学生影响弊大于利,资料假如说进学生上网只会玩游戏和看不健康的东西,那么对于这样的学生,即使你禁止他上网,他也会去电子游戏室或酒吧,会去接受不健康文化的熏陶,会更加速他的变坏!! 当今社会混杂~! 网络是世界~!是没错但同时有善良与邪恶,大学生心理,社会感知都不完善的群体 在网络上不好的信息只多不少~!大学生并不能全面的识别或者是无法识别 三是“信息垃圾”的威胁。当网络给人类带来新的文化文明曙光的同时,网络信息垃圾和信息毒品亦同步而至。暴力、迷信、色情充斥网络,污言秽语俯拾皆是,网络垃圾泛滥成灾,严重污染了网络文化环境。四是“信息欺诈”的威胁。在网络中,无论是操纵网络的组织者,还是低素养高手段的网民,都有利用网络技术手段伪造以假乱真的信息来欺诈受众的情况。利用计算机编辑和操纵信息,进行网上信息欺诈传播,比传统意义上的“谣言惑众”不知要大多少倍。互联网是供全世界阅读信息的一面大墙,一个假信息,瞬息之间会使千万人真假不辨,以假当真,而混淆视听。威胁最大的则是网络信息的意识形态欺诈和文化欺诈,这会直接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三、学生网民的特点 1、随意性大。从上网原因和聊天话题两方面都体现出大学生上网存在较强随意性。10.4%的 学生在兴奋时上网,8.5%的学生在心烦时上网,27.7%的学生在无聊时上网,53.4%的学生不定 时上网;在聊天话题方面;15.7%聊个人情感,16.4%聊兴趣爱好,19.3%聊生 活经历,5.5%进行学术探讨,43.1%毫无重点的聊。2、网络知识贫乏。许多大学生在网上除了聊天、使用免费电子信箱、看新闻外,就不知道做 什么。调查显示:16.4%的学生不知道"搜索引擎"、"BBS"为何物,在知道的人中也分别有 25. 6%和 62.6%的学生没有使用过。使用免费电子信箱除了收发E-mail 外,8%学生用于联系工作, 34%的学生用于收发电子杂志,2%的学生还用于收发贺卡和手机短信息等其他服务,56%的学生 没有其他用途。很大部分男生在上网玩游戏,女生大部分都在看影视,真正利用网络学习的不足 12%。有 3 分之 2 的大学生觉得不上网会感到很难受。52.9%的学生认为从网络获得的信息站他们所获信息的 5 分之 1. 从质上说,我们今日讨论的特定主体是大学生,这是特别的群体,易于接受新奇事物,求知欲望极其强烈,但在生理、心理上还未成熟,对待新事物缺乏较强的辩别是非的能力,自制力差。这些固有的特征,与网络固有的问题,在本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