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养殖管理技巧:这些措施能让养殖事半功倍 要保证肉牛养殖的效益就要做好肉牛的饲喂工作,但是要养好牛并不是只做好饲喂就行的,也必须实行合理的管理方式,在管理时有一些技巧可以对之后的养殖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养殖肉牛时的技巧。 1.称重增重是肉牛生产性能高低的重要指标。为合理分群和及时了解育肥效果,称重显得十分重要。称重包括育肥前称重、育肥期定期称重及出栏称重。在育肥中最好每月称重 1 次,既不影响育肥效果,又可及时选择出生长速度慢甚至不长的牛,随时处理。 为避开不同情况下称重造成的误差,一般在早晨饲喂前空腹称重。每次称重的时间和顺序应基本相同。为减轻劳动强度,可以抽取占圈存数的 10%称重,计算平均数代表全群牛的增重。 称重可以用地磅,也可用磅秤上架上称牛架,一个个称重。 2.编号编号对生产管理,称重统计和防疫治疗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编号在犊牛出生时进行,也可在育肥前进行。采纳易地育肥法时,应在牛购进场后立即编号。 编号方法有耳标法,挂牌法,漆记法,剪毛法,烙印法。生产中最有用方便的还是耳标法,用专用的耳标钳将耳号挂在牛耳朵上,简单易做,保存时间长,耳号清楚。挂牌法易脱落,磨损;漆记法和剪毛法维持时间短,可作短期记号用;而烙印法伤皮肤,一般不采纳。 3.分群育肥前应根据育肥牛的品种、体重大小、性别年龄、体质强弱及膘情情况合理分群饲养。如舍饲可直接牵引栓系在牛床相应位置,如是圈群散养,宜在临近夜晚时分群较易成功,同时要有人不定时地观察,防止格斗。 合理分群,有助于加强管理,提高劳动效率,便于针对不同生理状态实行不同的饲料和饲养管理方式,促进牛的生长。提高经济效益。也可防止由于牛群大小参差不齐,导致生长不整齐,甚至一些弱小牛发生意外而死亡。 牛群的大小应根据饲养管理的要求确定。在拴系饲养时,若是采纳 2 根绳拴系,将牛位置固定的话,牛群大小应根据牛舍大小和方便喂料为依据。采纳圈群散养时,一群牛头数以 10-15 头为宜,群过大,不利于管理,争斗增加,群过小,不利于劳动生产力的提高,牛群之间难以形成竞争性采食。 4.驱虫和消毒防疫架子牛过渡饲养期结束,转入育肥期之前,应做一次全面的体内外驱虫和防疫注射;另外在育肥中期结束时,作强度育肥前还应驱虫一次。放牧饲养的牛应定期驱虫。外购牛不直接进入生产牛舍,而是先进过渡牛舍饲养,过渡期结束,检查健康后方可转入生产牛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