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尿淀粉酶检测得临床意义贾思公淀粉酶(A M Y 或A MS)全称就是1,4—α-D-葡聚糖水解酶,催化淀粉及糖原水解,生成葡萄糖、麦芽糖及含有 α1,6—糖苷键支链得糊精。淀粉酶主要由胰腺与唾液腺分泌,肺、肝、甲状腺、脂肪等组织亦含有此酶。生理变异:成年人血中淀粉酶与性别、年龄、进食关系不大,新生儿淀粉酶缺乏,满月后才出现此酶,逐步升高,约在 5 岁时达到成年人水平,老年人淀粉酶开始下降,约低 25%。注意事项:血淀粉酶得检验结果与进食得关系并不大,因此检验前无需刻意空腹,但若有使用避孕药或者麻醉药等则可能使得测定得数值出现偏低得情况。参考值:血清淀粉酶 28—10 0u/L;尿液淀粉酶0-500u/L临床意义:淀粉酶主要由唾液腺与胰腺分泌,可通过肾小球滤过。(1)血清与尿中淀粉酶升高:流行性腮腺炎,特别就是急性胰腺炎时,血与尿中淀粉酶显著增高。急性胰腺炎病人胰淀粉酶溢出胰腺外,迅速吸收入血,由尿排出,故血尿淀粉酶大为增加,就是诊断本病得重要得化验检查。血清淀粉酶在发病后1~2 小时即开始增高,8~1 2小时标本最有价值,至 24 小时达最高峰,并持续 24~7 2 小时,2~5 日逐渐降至正常,而尿淀粉酶在发病后 1 2~24 小时开始增高,4 8 小时达高峰,维持 5~7天,下降缓慢。故胰腺炎后期测尿淀粉酶更有价值。一般情况下,血清淀粉酶在增高频率以及程度上都不及尿淀粉酶检测,当血清活性淀粉酶回归常态后,尿淀粉酶活性仍然可以持续6 天左右,这也就是尿淀粉酶检测得敏感度与特异度都高于血淀粉酶检测得原因所在。尿淀粉酶活性测定对于胰腺炎得诊断非常有效,在患者未能及时就诊时更就是如此,在条件允许得情况下,进行血尿淀粉酶联合测定效果更佳.对急性胰腺炎得诊断,血尿淀粉酶都有很高得敏感性。在遇到急腹症患者,特别就是那些腹部持续剧痛,用解痉剂也无法缓解症状得病例,就应该及时给患者实行血尿点淀粉酶检测,假如病情不能确定,还可以实行C T 、B 超等手段辅助进行,早点确诊,以便下一步治疗。急性阑尾炎、肠梗阻、胰腺癌、胆石症、溃疡病穿孔、慢性胰腺炎、胰腺癌、急性阑尾炎、肠梗阻、流行性腮腺炎、唾液腺化脓等血清淀粉酶均可升高,但升高幅度有限。肾功能障碍时,血淀粉酶升高,尿淀粉酶降低. (2)血清与尿中淀粉酶降低:正常人血清中淀粉酶主要由肝脏产生,血清与尿淀粉酶同时减低主要见于肝炎、肝硬化、肝癌及急性与慢性胆囊炎等。肾功能障碍时血清淀粉酶也可降低。血尿淀粉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