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规模化猪场猪瘟发生的新特点和防制措施

规模化猪场猪瘟发生的新特点和防制措施_第1页
1/5
规模化猪场猪瘟发生的新特点和防制措施_第2页
2/5
规模化猪场猪瘟发生的新特点和防制措施_第3页
3/5
规模化猪场猪瘟发生的新特点和防制措施猪瘟是一种遍及全世界的高度接触传染的病毒性疾病,由于实行了以疫苗注射为主的有效防制措施,因而,一些规模化猪场错误地认为猪瘟目前已不再是一个大病,只需用疫苗控制就行了。然而笔者在深化猪场进行技术服务过程中却发现猪瘟在一些猪场较为普遍,且呈上升进展趋势,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免疫剂量、免疫方法及机体自身状况等因素,使猪瘟的发生和流行出现了新的特点,给猪瘟的诊断和防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1 规模猪场猪瘟发生和流行的新特点1.1 流行呈散发性 由于多年实施以免疫预防为主的猪瘟防制策略,一般规模猪场没有大规模暴发猪瘟,其流行形式转变为地区性散发流行,疫点显著减少,流行规模小,强度轻,发病情况主要取决于猪的免疫状态与饲养管理水平。1.2 发病年龄趋小 大部分猪场的发病猪在 90 日龄以下,特别是断奶前后和出生 10 日龄以内的仔猪多见,死亡率较高。而育肥猪和种猪很少发病,病理变化也不典型。1.3 发病表现温柔 病程由急性转变为慢性过程,临床症状由典型变为非典型的温柔型猪瘟,症状显著减轻,发病率不高,疫势较缓和,死亡率降低。种猪的持续感染和初生仔猪的先天性感染比较普遍,这种类型的感染往往外表健康,但是引起猪瘟流行的最危险的传染源。1.4 持续性感染 猪瘟病毒可在猪体内存活数月甚至终生,但猪不表现临床症状,很少有发病死亡,这是繁殖母猪发生猪瘟感染的一种主要方式。由于病原毒力降低,感染母猪具有一定的免疫抵抗力,通常不表现明显的发病症状,但是却不断向外排毒。这些感染母猪往往被忽视而成为最主要的传染来源。1.5 仔猪先天性感染 感染猪瘟的母猪通过胎盘将病毒垂直传染给胎儿,这些先天感染胎儿出生后可死于初生仔猪先天性震颤;或仔猪出生后吃奶无力或不吃奶,拉稀,衰弱,陆续死亡,有时在 10 日龄左右或断奶前后发生严重死亡;或因先天感染产生了免疫耐受而不表现临床症状,但对日后的疫苗注射却不产生免疫应答,当环境条件变化(如母源抗体水平降低、饲养管理不善、长途运输等)时可发生典型猪瘟。1.6 免疫力低下 即所谓的“免疫失败”现象。由于免疫剂量不足,产生了低水平抗体,或因仔猪先天感染,导致对疫苗注射的免疫反应低下。虽用合格的疫苗及正规的操作进行免疫,但猪瘟抗体仍在保护线以下,并时有猪瘟的发生。此种情况日龄愈低愈严重,不仅是哺乳期仔猪,在育成期甚至肥育期的猪,虽经 2~3次大剂量猪瘟...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规模化猪场猪瘟发生的新特点和防制措施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