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技术继续开展及应用 未来的计算机技术将向超高速、超小型、平行处理、智能化的方向开展。尽管受到物理极限的约束,采纳硅芯片的计算机的核心部件 CPU 的性能还会持续增长。作为 Moore 定律驱动下成功企业的典范 Inter 估计 2001 年推出 1 亿个晶体管的微处理器,并估计在 2025 年推出集成 10 亿个晶体管的微处理器,其性能为 10 万 MIPS〔1000 亿条指令/秒〕。而每秒 100 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将出现在本世纪初出现。超高速计算机将采纳平行处理技术,使计算机系统同时执行多条指令或同时对多个数据进行处理,这是改良计算机结构、提高计算机运行速度的关键技术。 同时计算机将具备更多的智能成分,它将具有多种感知能力、一定的思考与推断能力及一定的自然语言能力。除了提供自然的输入手段〔如语音输入、手写输入〕外,让人能产生身临其境感觉的各种交互设备已经出现,虚拟现实技术是这一领域开展的集中表达。 传统的磁存储、光盘存储容量继续攀升,新的海量存储技术趋于成熟,新型的存储器每立方厘米存储容量可达 10TB〔以一本书 30 万字计,它可存储约 1500 万本书〕。信息的永久存储也将成为现实,千年存储器正在研制中,这样的存储器可以抗干扰、抗高温、防震、防水、防腐蚀。如是,今日的大量文献可以原汁原味保存、并流芳百世。 新型计算机系统不断涌现 硅芯片技术的高速开展同时也意味着硅技术越来越近其物理极限,为此,世界各国的讨论人员正在加紧讨论开发新型计算机,计算机从体系结构的变革到器件与技术革命都要产生一次量的乃至质的飞跃。新型的量子计算机、光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纳米计算机等将会在 21 世纪走进我们的生活,遍布各个领域。 量子计算机 量子计算机是基于量子效应根底上开发的,它利用一种链状分子聚合物的特性来表示开与关的状态,利用激光脉冲来改变分子的状态,使信息沿着聚合物移动,从而进行运算。 量子计算机中数据用量子位存储。由于量子叠加效应,一个量子位可以是 0 或 1,也可以既存储 0 又存储 1。因此一个量子位可以存储 2 个数据,同样数量的存储位,量子计算机的存储量比通常计算机大许多。同时量子计算机能够实行量子并行计算,其运算速度可能比目前个人计算机的PentiumⅢ 晶片快 10 亿倍。目前正在开发中的量子计算机有 3 种类型:核磁共振(NMR)量子计算机、硅基半导体量子计算机、离子阱量子计算机。估计 2030 年将普及量子计算机。 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