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次18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课题Web 应用和 HTTP 协议教学目标与要求掌握 Web 应用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 HTTP 的三种连接方式,掌握 Cookie 的用途和基本工作原理,掌握 Web 缓存的工作原理和作用教学重点与难点HTTP 的三种连接方式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教学法、对比教学法、问题导向法、案例分析法。能力要求及思维培育能力要求:认知和理解能力;思维培育:逻辑思维。教学内容与进程一、引入(15 分钟)老师:提问:Web 应用的基本工作原理?学生:回答:对象、基本 HTML 文件、浏览器、Web 服务器等。老师:讲解:比较不同连接方式的效率。非持久连接和持久连接1. 非持久连接的工作过程(图例);2. 并行连接;3. 持久连接的工作过程(图例);4.非流水线方式和流水线方式。二、展开1.2 网络应用程序体系结构(30 分钟)老师:提问:网络应用程序体系结构?学生:1、应用程序体系结构;2、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图例);3、P2P 体系结构(图例);4、混合体系结构。(主动回答且正确加 2 分)老师:通过分析报文格式讲解协议功能1. HTTP 请求报文(图例);2. HTTP 响应报文(图例)。老师:为何需要 Cookie 技术?学生:分析 Cookie 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1.3 Web 缓存(35 分钟)老师:讲解 Web 缓存工作原理和条件 GET 方法学生:理解 Web 缓存带来的好处。1.4 回顾与小结:(10 分钟)老师:1、Web 应用的基本工作原理;2、HTTP 的三种连接方式;3、Cookie 的用途和基本工作原理,Web 缓存的工作原理和作用。学生:思考并回答1.某网页包含 3 个对象(例如 3 幅图片),分别画出持久方式非流水线和持久方式流水线方式下,访问该网页时浏览器和 Web 服务器之间的交互图(不包括建立连接的过程)。2.简述 Web 缓存器的作用和工作原理。(主动回答且正确加 2 分)课堂管理与要求课前锦城在线二维码签到;行上课礼仪;需带电脑上课;无故缺席一次扣 5 分,迟到一次扣 2 分,缺席累计达到 3 次平常成绩清零;课堂回答问题完成情况好的一次加 2 分;学生座位靠前安排,不得玩手机,睡觉等。学习评价与反馈锦城在线发布问卷调查表,了解学情;课堂提问检查;课后作业检测。作业布置课后习题 7-1教学资源教材:《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 3 版) 周舸 李昕昕编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课外参考资源:1.《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与 Internet 特色》(第 4 版),(美)James F. Kurose Keith W. Ross 著/陈鸣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计算机网络》(第 4 版),(美)特南鲍姆著/潘爱民译,清华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