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工学结合”人才培育模式的探究论“工学结合”人才培育模式的探究 摘 要:以机电一体化专业为例,提出了工学结合人才培育模式的设计思路。重点介绍了工学结合人才培育模式的课程体系、专业培育目标、实施过程及工学结合人才培育模式的实践经验,总结了工学结合人才培育模式的实施与效果, 关键词:机械加工;工学结合;人才培育模式;生产实践 中图分类号: X982 文献标识码: A 一、“工学结合”人才培育模式建立的背景和意义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要求职业教育要改革创新,在办学模式和人才培育模式上进行重大改革,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育模式改革的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所谓“工学结合”就是教育要与企业、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将学习内容与工作过程相结合,通过工作完成学习,其载体是综合性的典型工作任务,在实施过程中要让学生亲自经历完整的工作过程。 二、“工学结合”人才培育模式的构建 (一)专业定位 机电一体化专业是以培育第一线需要的高素养高技能型应用人才为目标,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分布在机械制造领域,主要从事机械零件生产加工工作。 (二)“工学结合”人才培育模式的总体设计 1.以职业岗位群为依据,构建课程体系。本专业秉承“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技术教育理念,依托企业,以工作任务为引领,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加强教育教学平台(条件)建设与改革,突出专业核心能力的训练和提高,重视职业核心能力的培育,重点培育一批社会评价高、用人单位满意、有可持续进展能力的高素养技能型人才。根据本专业的实际情况,结合职业岗位群,拟定了本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 2.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实施教学过程。本专业核心能力就是培育具备机械制造领域的各项专业技能。教学实施过程中突出以下几点:(1)重视基础理论教学,突出实践技能训练。教学过程中始终体现“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2)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强调知识综合应用。在单项技能训练的基础上,专业核心课程均安排有综合实训。(3)重视职业核心能力的培育,提高学生就业能力。职业核心能力是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根本。(4)重视校企合作,搭建工学结合人才培育平台。职业教育只有“走出去,请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