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筑的安全与防灾设计论建筑的安全与防灾设计 【摘要】建筑的设计要始终保证安全第一,方可保障建筑物内人员的安全。本文对当前建筑设计中的安全与防灾问题做了简单的分析,并提出了建筑安全与减灾设计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安全防灾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高层建筑安全问题分析 1、大型敞开楼梯采纳防火卷帘封闭的问题 商业性建筑内为适应大客流量及开阔的视野空间的要求,往往设计比较宽大的敞开楼梯作为主要客流通道。但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法律规范》要求,此类建筑的疏散楼梯必须是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为解决这种矛盾,设计人员在建筑内既设计了大型敞开楼梯间,并采纳防火卷帘封闭,又设计了在数量和形式上符合法律规范要求的疏散楼梯。此种设计方式的问题在于违反了人们在火灾情况下的实际疏散趋向。 2、地上层与地下层共用楼梯间的问题 为防止人员由上层疏散时进入地下层,法律规范要求,地上层与地下层不宜共用楼梯间。但由于结构等方面的原因,楼梯间贯穿地上与地下层,未加分隔的情况很普遍,设计人员没能重视这个问题,尤其当地下与地上层使用功能相同时,业主亦不愿进行分隔。笔者认为,不论何种情况,在地上层与地下层之间应设有一个明显的防火和疏散分界,方法是用实体墙和防火门将地下室入口单独隔开(包括两梯段间隙),使首层进入地下室和首层向上层的入口错开。 3、疏散门开启后对疏散通道宽度的影响 此类问题在设计及防火审核中往往被忽视。高层建筑为最大限度地利用建筑空间,往往尽可能压缩走道、楼梯间及其他设备用房的占用面积,有时甚至达到法律规范所要求的最低限度。而建筑内的一些公共用房,如会议室、多功能厅等,按法律规范要求,必须向走道开门;楼梯间疏散门也必须向楼梯间内开门,如设置不当,就可能减小走道、疏散楼梯的净宽。当向走道、楼梯间内开门时,开门后走道、楼梯间的净宽亦应符合法律规范要求。为此,公共用房应适当增加门洞的宽度和开门数量,以减小每扇门的开启宽度;楼梯间门应采纳单扇门并开向墙面,尽量避开采纳开门尺寸过大的双扇门。 4、大空间疏散出口设置的最低限度 商业性高层建筑内为了节约交通面积,有时要求尽可能减少疏散楼梯数量,而利用自动扶梯、电梯等输送客流,由此而提出了疏散楼梯设置的最低限度问题。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法律规范》第 6.1.13 条规定,商业性建筑(高层一类)地上部分,当两个防火分区有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