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水稻病害防治技术论水稻病害防治技术 摘要:全世界已知为害水稻的害虫约有 860 种,我国大约有385 种,分为 9 目 66 科。其中发生普遍、危害较为严重的有:水稻螟虫、稻纵卷叶螟、稻蓟马。局部危害严重的有:稻瘿蚊、稻蝗。 关键词:水稻;病害;防治技术 一、稻螟虫 水稻螟虫俗称钻心虫。国内为害的主要有三化螟、二化螟、大螟。均属鳞翅目,大螟属夜蛾科,其余均属于螟蛾科。 三化螟属热带害虫,食性单一。二化螟属热带害虫,食性较杂。大螟属偏南性害虫,多食性。 三化螟、二化螟及大螟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分布普遍,常同时发生,混合为害水稻。三化螟虫均以幼虫钻蛀水稻茎秆为害,造成枯心和白穗,对水稻产量影响较大。 1、形态特征 1.1 三化螟:雌蛾黄白色,前翅三角形,中间有一小黑点,雄蛾灰褐色,前翅中央有一小黑点,顶角至黑点附近有一斜纹,外缘有 7 个小黑点。 1.2 二化螟:体比三化螟大,淡灰色,前翅长方形,中央无黑点,外缘有 7 个小黑点,排成一列。 1.3 大螟:体比二化螟肥大,前翅长方形,中央有一暗褐带纹,并有 4 个褐点,排成不规则四方形。触角锯齿形。 2、生活习性 2.1 三化螟我国从北至南每年发生 2~7 代,以老熟幼虫在稻桩内越冬,在长江中下游的 3 代区,越冬代成虫于 5 月中下旬盛发,第一代幼虫盛孵期在 5 月下旬,第二代幼虫在 7 月上中旬盛孵,第三代幼虫在 8 月中下旬盛孵。三化螟成虫白天静伏,夜间活动。趋光性强,雌蛾喜爱在生长茂密、嫩绿的稻株上产卵,水稻苗期受害,造成枯心,破口抽穗期的稻株受害,造成白穗;灌浆后期受害,造成虫伤株。春季雨水少的年份,危害重。另外,秋季季节性寒潮到来迟或者较弱对三化螟发生也有利。三化螟的天敌也很多,寄生性天敌主要有赤眼蜂、细菌、真菌、病毒,捕食性天敌只要有青蛙、蜘蛛等。 2.2 二化螟我国从北至南每年发生 1~6 代.以幼虫在稻桩、稻草及杂草内越冬。由于越冬场所条件不同,因此发育进度不一,羽化不整齐,故田间有世代重叠现象。成虫盛发的时间是:第一代为6 月下旬至 7 月上旬,第二代为 7 月下旬至 8 月上旬,第三代为 9 月中、下旬。 二化螟的生活习性大致与三化螟相似。初孵幼虫从叶片可吐丝下垂至茎秆,咬孔侵入。分蘖期受害,则造成枯心苗;抽穗扬花期受害,则造成白穗;灌浆至乳熟期受害,则形成半枯穗和虫伤株。幼虫转株频繁,一般可转 3~5 次多的可达十株以上。 2.3 大螟 成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