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地方旅游机构改革的态势与趋向高舜礼2007-08-20去年开始的国务院机构改革与以往的较大不同在于,一是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制,二是精简幅度是建国以来最大的。它对旅游部门有什么影响,各级旅游局应如何应对,本文试就有关问题谈些思考。一、旅游部门所处的机构改革形势回顾 1964 年国家旅游管理机构成立以来的历史,虽历经多次机构改革,机构、职能和编制屡有调整,但都不足以与这次机构改革相比。它对旅游部门的影响可能有以下方面:关系到部分旅游局的存亡。这次改革限定了各级政府的机构设置总量,如省级机构将由现有的 53 个(含委厅管理机构)精简为 40 个左右,经济不发达、人口较少的省区精简为30 个,直辖市部门由 61 个左右精简为 45 个;市县级的机构也有明显的减少。此外,还规定了机构设置的有关原则,如进展计划、经济贸易、财政、执法监管等属于加强的部门,农业、水利、林业等部门将基本保持稳定。但旅游部门没有被列入这类范围。这样,各级旅游局要想在机构改革中保留下来,就只能在本级政府机构设置总量以内,同众多的没有被列入必设机构的部门进行竞争。近年来,市县一级新设立的旅游局很多,对启动旅游业进展、壮大旅游业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机构设置总量的限制,加上旅游产业的实力还处在积蓄阶段,这些地方的旅游局面临着比较严峻的考验。关系到旅游管理职能的较大调整。目前地方机构设置的基本框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逐步形成的,由于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历经多次改革而依旧存在。政企不分、政事不分,导致政府部门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好的事情。管理权限方面的矛盾,造成了上下级之间、与属地之间的分割、壁垒和封锁,形成了形形色色的保护主义,阻碍了公平竞争和市场主体的培育。这些问题在旅游部门也大量存在。根据这次机构改革的有关原则,必须进行政企分开,合理划分事权,理顺条块以及行政层次之间的关系,这就意味着地方旅游机构的职能要有比较大的调整。关系到旅游管理职能的充分行使。这次改革按 50%的幅度进行精简,意味着机关人员约有半数需要分流。从转换职能的要求看,虽然有些需要转移、下放、削减,但这些变化基本是在行业管理系统的上下级之间进行,没有多少职能划出系统之外。这样,各级机构的编制按统一的幅度精简,而总体职能并没有减少多少,这必定将加重行使职能的工作量。对于具体一级部门来说,一部分职能转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