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纳小导管注浆法处理隧道塌方施工方法采纳小导管注浆法处理隧道塌方施工方法 摘要:洞口庙 1#隧道进口里程为 DK54+938,设计地质为第四系坡残积粉质粘土,上台阶开挖至 DK55+000 处时发生冒顶大塌方,塌方造成在 DK55+005 右侧山体形成长 10m×宽 8m×深 4m 的塌穴,塌方断面宽 14.48m、高 7m,塌方段隧道埋深 18~20m,浅埋偏压。本文结合甬台温铁路洞口庙 1#隧道塌方处理,介绍了一种采纳小导管注浆法处理隧道塌方的施工方法。从隧道收敛位移和拱顶下沉规律结果可知,超前小导管预注浆方法处理塌方区效果良好。此方法值得相关工程借鉴。 关键词:隧道塌方小导管注浆 中图分类号:U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前言 在浅埋、大跨隧道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隧道塌方,在不大量投入机械设备、劳力的情况下,采纳超前密排小导管的施工方法可以快速、安全的通过塌方体。现以洞口庙 1#隧道塌方体处理为案例进行说明。 1 塌方情况简介 洞口庙 1#隧道进口里程为 DK54+938,设计地质为第四系坡残积粉质粘土,褐黄色,硬塑,厚 2~3m,侏罗系上统 C-1 亚段凝灰质砂岩,灰黄色,弱风化,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裂。地下水不发育。开挖揭示为全风化~强风化凝灰质砂岩,节理裂隙发育,宽 5~8mm,其间充填泥质物,岩体破裂,整体性很差,基岩裂隙水较发育。2025 年 5 月 20 日上台阶开挖至 DK55+000 处时发生冒顶大塌方,隧道上台阶初期支护全部垮塌,塌体充满整个隧道断面,塌渣体积约为 1200 方,塌渣呈灰黄色粉砂状。塌方造成在 DK55+005 右侧山体形成长 10m×宽 8m×深 4m 的塌穴,塌方断面宽 14.48m、高 7m,塌方段隧道埋深 18~20m,浅埋偏压。 2 处理方案 隧道出现塌方后项目部立即召开方案研讨会,依据现场地质、机械设备、工期要求决定采纳小导管注浆后开挖的施工方法。小导管注浆加固开挖轮廓线外围岩形成类似于“水泥拱”的围岩固结圈,并加强锁脚注浆导管;开挖采纳 CD 法开挖,开挖后立即施作型钢拱架以及锚喷支护体系;施工建立科学的量测体系,监测初期支护的变形、并推断初支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及时反馈指导施工。 3 施工工序 小导管注浆法的施工工序为:搭设小导管作业平台→定位拱架加工及位置放样→安装定位拱架→打入超前小导管→导管注浆→围岩开挖→架立拱架→喷射混凝土→打设周边注浆导管及锁脚锚管→下一循环导管施工。 4 具体施工方法及步骤 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