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技术交底(Fe4.9.28-12)工程名称钻孔灌注桩交底对象交底人记录人交底日期交底内容:一、测量放样在本桥右侧建立一个三角测量控制网,利用全站仪测出每个孔桩的中心线,并在桩的四周引出四个成正十字形的护桩,护桩至桩中心距离应比孔径大 1.0m 以上,埋设牢靠,施工时利用护桩控制埋设护筒的中心位置。二、埋设护筒护筒采纳 5mm 厚钢板制作,长度为 2m,护筒内径大于桩径 20cm,护筒顶端高程高出地下水位2m,并高出地面 50cm,护筒埋置深度 1.5m,护筒平面位置偏差不大于法律规范要求值,与桩轴线的偏差不大于 1%。三、制备泥浆泥浆选用优质粘土,严格按技术法律规范要求制作,并在泥浆中投入适量添加剂,泥浆配置用量由试验确定。钻孔过程中,要常常检查泥浆比重,根据不同地质调整泥浆比重,避开过浓过稀。钻孔内泥浆始终高出孔外或地下水位 1m,护筒在灌注混凝土时拔除,以保证护筒部分桩身的摩擦力。四、钻进成孔钻机就位时,以护筒中心为中心,吊起冲击钻进行对中,钻机支座必须稳固,底盘前座必须水平,确保在施工中不发生倾斜、位移,保证成孔质量。钻前和钻进中要常常检查钻头直径防止桩径小于设计。钻孔采纳先慢后快的方法,分班连续作业,中途不停止。钻孔过程中,作好现场钻进记录。在每次清渣时,实行渣样,推断土层,记入记录表中钻渣情况栏,。钻孔中常常量测垂直度及孔径、偏移值,根据不同岩层选择适当的冲程。开孔宜低冲程、低冲击,防止钻头在水平方向来回摇摆,碰击护筒,保证开孔质量和导向正确。钻头全部进入孔桩后可正常冲击,冲击时随时检查钢丝绳是否处于护筒中心。每钻进 4~5m 深度验孔一次,在更换钻头前或容易缩孔处均应验孔。开孔时,采纳小冲程 1m 左右,投黏土造浆,泥浆比重控制在 1.2~1.5;粘土层采纳中小冲程 1~2m,投入碎石防粘钻,常常清除钻头上的粘块;中(粗)砂层采纳中冲程 2~3m,由于该地层易坍孔,在冲击过程中投入粘土泥浆,泥浆比重 1.2~1.5,勤掏渣;基岩应低锤冲击或间断冲击,如发现偏孔,应回填片石至偏孔上方300~500mm 处,重新冲孔。护筒在冲击过程中如因渗水或孔内水头不够导致护筒底和护筒外垮塌虚空,应及时用粘土填塞夯实,通过控制桩检查是否移位。非粘土层段均应实施”投土、冲击、掏渣”工序,防止泥浆粘度不够和密度不够,透水层泥浆护壁质量差而导致泥浆漏失而塌孔。钻孔过程中,钻机机组人员及时做好记录及取样工作,进入基岩后,每清孔取样一次,渣样用塑料袋装好,并记录时间和取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