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再思考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再思考 摘 要 两高三部发布两个证据规定以来,有关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构建问题越来越引起立法者和学者们的极大关注。是否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如何确立,反映一个国家司法民主化、文明化的程度,在一定意义上反映出一个国家对于人权保障的基本态度。本文结合中国现实国情,提出相应完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思考。首先讨论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概念、法律规定,再进行非法证据排除的价值分析,总结中国目前司法实践中的非法证据排除现状,进而提出相关完善建议。 关键词 非法证据 排除 人权 作者简介:陈振华,浙江省长兴县人民检察院。 中图分类号:D925 文献 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25)05-246-02 一、引言 证据规则以及刑事案件的取证、证据效力等问题,始终是我国刑事诉讼制度需要完善、改革的热点领域,也是我国刑事诉讼制度中饱受诟病的内容。2025 年 5 月 30 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和司法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推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下文简称《办理死刑案件证据规定》和《非法证据排除规定》)。一定程度上讲,对于我国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进而为制定统一的证据法迈出了艰难的但也是积极的一步,使众多刑事诉讼学者和司法工作者找到了进一步推动我国刑事诉讼制度走向科学和完善的突破口,受到了学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但应当看到,推动完善我国刑事司法制度、提高我国刑事司法水平这一庞大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非法证据排除规定》的颁布对于完善我国刑事诉讼制度体系的价值和意义自不待言,但对于完善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杜绝司法实践中广泛存在的刑讯逼供等梦魇,其作用究竟能有多大,我们还应当理性看待。 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指某些证据对案件事实具有证明价值,但因侦查人员在猎取该证据过程中违法,基于立法者的预先设定或者司法者的考量,法庭认为该证据的使用将违反法律而不得将之作为定案依据,必须在诉讼过程中予以排除的司法准则①。从本质上讲在刑事诉讼中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国家保护人权与打击犯罪两种职能之间激烈博弈的集中体现。对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英美法系特别是美国的刑事诉讼制度中,有详尽地、甚至可以说是繁琐地规定。 由于我国没有统一的证据法,对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也就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