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施工管理探析高层建筑施工管理探析 [摘要]:高层建筑是现代施工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建工程的施工管理对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土建的管理工作成为高层建筑质量的保障。本文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从施工管理方面进行分析,提出提高工程施工质量的效方法。 [关键词]:高层建筑 施工管理 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 TU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就主体结构的施工而言,高层建筑与多层建筑的施工技术有相同之处, 也有不同的一面。从逐层施工的方法来看,基本相同。但从整个建筑来看,并不相同。主要原因是由高度增高、体量增大,带来了施工的差异。高层建筑的施工概括起来,有“高”、“深”、“大”、“长”,4 个特点。 1、高层建筑的混凝土强度控制高层建筑由于混凝土用量大,施工周期长,气候及工作条件影响因素多,有时会发生混凝土强度离散性大,甚至不合格。施工过程中,要仔细做好以下技术控制工作: 1.1 商品混凝土厂家的选定有资料统计显示,若因砂的含水率增多,砂率下降 2%~3%,混凝土强度将下降 15%~20%, 而水泥数量的影响为 5%~20%,石子及砂的级配影响为 5%~20%;水灰比影响为多增 1%,强度降低 5%~10%,影响如此之大,故在工程开工前,应对商品混凝土厂家进行综合考察,选择的厂家规模较好、信誉度较高、所选用材料符合设计及施工法律规范要求。 1.2 严格混凝土养护制度高层建筑多采纳泵送混凝土。泵送混凝土不仅能缩短施工周期,而且能改善混凝土的施工性能。但在某些工程上的使用表明,在配比、原材料、振捣控制严格的情况下,仍出现混凝土强度不足,分析其原因,多为抢工期、模板拆除过早、养护时间严重不足。据有关专家测试结果,其强度比全湿养护 28 天、全湿养护 3 天; 空气中养护 28 天, 分别为 4:3:2。由此可见混凝土湿润养护与浇水工作的重要性。 1.3 加强混凝土强度评定《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规定。混凝土强度应分批进行检验评定。一个验收批的混凝土应由强度等级相同、龄期相同以及生产工艺条件和配比基本相同的混凝土组成。根据相应条件选定一种,这其中都涉及到一个标准差问题。高层建筑由于施工周期、混凝土的浇筑、养护等气候条件相差大,混凝土试验值的离散性也较大,即标准差过大,如笼统地作为一批来评定,很可能不合格,因此应分批,按条件基本相同的划为一批进行评定,这样做既符合国家法律规范要求,也符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