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梁式转换结构的优化设计与改进措施的讨论与分析高层建筑梁式转换结构的优化设计与改进措施的讨论与分析 摘 要:近年来,建筑业的蓬勃进展,建筑物的、功能及结构类型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对结构设计方案、质量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转换层结构因其特有的优点在高层建筑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结合实际工程实例,提出了建筑梁式转换结构的最优设计方案与改进措施,在满足建筑结构功能需求的同时,也极大的降低了工程建设成本,可为同类型的施工及讨论提供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层建筑;梁式转换结构;最优设计;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 前言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建筑事业的呈现出高速进展态势,建筑结构和功能日益复杂,平面布置和立体构造复杂度也逐渐增加。当建筑物某楼层的上、下部因平面使用功能不同,而需采纳不同建筑结构,,这就需要在上下层之间设置转换层来满足建筑设计与功能的需要。目前,转换层结构应用广泛,形式也呈多样化[1~2]。其中,以梁式转换层结构应用最为广泛。本文就结合工程实例,探讨梁式转换层结构的最佳设计方案及一些改进方法。 1 工程概况 某高层建筑由 2 塔楼和裙楼构成,地下 1 层,地上 12 层。1-3层作商业房,4 层为文化娱乐场所,转换层设在第 4 层,层高5.7m;5 层为空中花园,。由地质勘查资料得知,现场地质结构稳定,为抗震有利区,本工程 6 度设防,设计风压值 0.70kN/m2。 2 结构方案及布置 2.1 结构设计难点分析 由于同一层的户型差异较大,为了最大限度地增加有效建筑面积,本建筑工程采纳短肢剪力墙结构。底部 4 层采纳框支剪力墙结构体系。由于该类结构缺失抗震功能,故在总体设计过程中必须控制转换频率,简化传力途径。另外,在施工中还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一是为确保建筑结构在竖向方向的刚度保持均匀,需要最大限度地设置上下贯穿构件。二是需对裙楼柱网进行科学设置,确保凌空剪力墙可架在转换层托梁之上。 2.2 抗震等级的确定 本建筑以第 4 层转换层为界,以上为短肢剪力墙结构,以下为框肢剪力墙结构,所以其抗震等级也需要针对不同部位的结构而单独设计。由于工程区抗震烈度为 6 度,且转换层属于高位转换,根据相关规定,将框支框架及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等级设定为二级,而非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等级设为四级。 2.3 结构竖向布置 一般而言,高层建筑侧向刚度从上到下,均匀递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