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就业评价监测体系的构建方法高校毕业生就业评价监测体系的构建方法 摘 要: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评价监测体系,对促进毕业生就业有重要意义。从构建体系的原则出发,详细讲述构建综合评价监测的过程和方法,包括监测指标数据获得、监测指标值的标准化处理、各指标权数确定,计算指标指数综合合成方法。 关键词:毕业生;就业;指标体系;评价与监测 中图分类号:C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5)08-0090-02 近年来,由于“供求” 关系原因,就业竞争激烈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而且还将日趋严重。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关系到民生、社会和学校人才培育等诸多现实问题,成为政府和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大众化教育阶段应反思毕业生就业差异,探究与企业需求相匹配的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育模式,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评价监测体系,从而做出正确的评价。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一个动态的、综合的过程。高校毕业生就业评价监测体系中各指标是从不同角度反映其特征,涉及面广,因此,体系要以监测和反映就业能力为重点。 一、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评价监测体系的原则 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评价监测体系原则主要有以下三条原则:第一,系统性原则。体系应以毕业生就业能力为核心,要能全面地反映大学生就业进展的基本态势,能反映出大学生就业过程和主要层面的实际情况,以便开展全面的分析和综合评价。同时,必须协调指标间的各种联系,尽可能减少指标间信息的交叉重迭,才能保证指标体系的有效、稳定和功能的发挥。第二,易猎取原则。所谓易猎取,就是可操作性强,否则指标设计思路再佳,若无法获得,仍是纸上谈兵。由于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十分繁杂,一些指标可以量化,而另一些不能量化,为了准确构建评价监测体系,应该以定量指标体系为主体。第三,适当超前原则。高校毕业生就业是特定背景下的就业,受宏观环境的制约,就业政策和学生就业观念不断变化,社会对就业的认识监测就是一个变量。因此,评价监测体系应该吸纳市场经济时代多元就业观念和就业模式,体系指标内涵应该坚持绝对的开放性。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评价监测构建方法 一般来说,指标体系建立和量化标准确定后,综合评价监测的实施主要由以下几个步骤组成:监测指标数据获得、监测指标值的标准化处理、各指标权数确定、计算指标指数综合合成方法。 (一)监测指标数据获得 1.从有关部门收集 针对我国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各部门纷纷对高校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