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人才培育中职业核心能力培育模式的探究与实践高职教育人才培育中职业核心能力培育模式的探究与实践 摘 要:职业核心能力的培育是高等职业教育对学生培育目标的核心要求,建立科学完善的职业核心能力培育模式和质量保障体系对全面促进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成长,增强学生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高职教育;职业核心能力;培育模式 职业核心能力是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能适应岗位不断变换,是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进展能力。职业核心能力是在人们职业生涯中起关键作用的反映其综合素养的能力,它将影响人们一生,是每一个人不可或缺的生存能力。包含学习能力、思考能力、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创新革新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能力、科技与信息应用能力、进取心和责任感等基本素养。 强化职业核心能力的培育是高等职业教育对学生培育目标的核心要求。然而,随着高职院校的扩张和快速进展,片面理解实施“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使部分高职院校在教学环节中只重视和强化从事某一具体工作须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一味地追求“就业率”。忽视了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育这一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或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育的认识不到位,仅仅将其纳入就业指导课程的一部分,局限于就业政策的宣传、择业技巧的传授等,至于学生的特长是否得到了发挥,是否从事专业相关性工作,在就业的岗位上是否有“进展力”,则无从知晓,学生步入企业后往往有诸多的“不适应”。 如何建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育体系,形成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的可操作行的机制,全面促进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成长,实现学生与企业员工素养的对接正日益受职业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和探讨。针对这些问题,在此提出了几点思考和建议。 1 建设职业核心能力培育体系,全面培育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实现学生与企业员工素养的对接 从教学管理制度入手,建立支持职业核心能力培育的绩点学分制,将职业核心能力纳入专业人才培育方案。结合国家职业核心能力鉴定标准,构筑职业核心能力训练平台:构建并完善以公共必修课、专业嵌入课、公共选修课三类课程为载体的职业核心能力培育课程体系,实现教学计划内的职业核心能力培育;以核心能力鉴定为抓手创建“鉴定培训一体化”模式,在鉴定中进行培训,在培训中完成鉴定,鉴定培育互相促进;以党团组织、学生社团、班级活动为载体,创设项目制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