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 技术在桥梁工程施工及运营管理中的实施针对当前的桥梁工程建设项目,对 bim 技术在桥梁全寿命周期中的实施进行深化分析,提出 BIM 技术在不同阶段和环节的实施路径,如设计阶段采纳 BIM 技术实现协同设计、施工阶段利用 BIM 技术实现可视化施工和运营管理阶段利用 BIM技术实现动态监测,为运营管理和维修养护决策提供可靠参考依据。1BIM 在桥梁设计中的实施在过去的协同设计中,主要采纳以二维为基础的互相提资措施,基于项目经理主导,不同专业以项目需求为依据,进行设计计划的制定,同时根据专业的顺序依次开展设计这样会产生类似于软件不同、标准不同、沟通滞后等问题并且文件文档相互沟通一般是利用各类软件进行的。在引用 BIM 技术后,能对过去的方式进行转变和升级,虽然也是以二维图纸为基础的协同,但能大幅提高效率。采纳 BIM 技术的协同设计重视环境、平台、标准和目标的统一,从项目实施就由项目经理主导各项准备工作[1]。立项后,为使项目能顺利进行,同时为相关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及指导,对项目部的负责人而言,应通过商讨来确定规定与标准,然后将其编辑成册,也就是所谓的协同手册。在形成协同手册后,能使项目的实施变得有章可循,防止在设计中产生资源浪费,同时还能起到提高质量与效率的作用。它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1 确定项目计划在项目开始后,与各参加方积极沟通,明确项目的所有需求,由于需求具有一定模糊性,所以会产生返工。以需求情况为依据,结合不同专业负责人进行共同商讨来确定重要时间节点、建模的精度和成果移交具体内容等,同时经讨论确定。从精度要求角度讲,每个参加方会提出不同要求,所以将全部模型的精度均确定为相同级别的做法是不可行的,比如在项目设计成果当中表现出的部分设备仪器假如根据较高的精度进行建模,则工作量会十分巨大,而起到的作用只是一次简单的动画演示。基于此,不同部分建模精度应分类确定,并为其它不同的参加方提出具有参考价值的解释与建议。另外,移交的内容同样重要,它决定了设计需要完成的任务,所以应细化处理移交内容。将需求提出的项目周期与建模速度充分结合到一起,确定阶段性与最终成果对应的节点日期,同时将其加入到整体项目计划当中[2]。1.2 人员及其权限与项目流程的确定以项目计划为依据,进行管理及实施团队的组建,同时结合每一种专业的实际分布情况,分类人员及其权限,使其明确各自工作内容。在确定了工作的具体内容与权限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