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G 桩复合地基在某工程中的应用 地基处理的目的主要是改善地基土的性质,达到满足建筑物对地基强度和变形的要求,包括改善地基土的变形特性和渗透性,提高其抗剪强度和抗液化能力。本文涉及工程所实行的 CFG 桩复合地基法是从地基条件、处理要求、施工工艺等方面出发分别进行论述的。1、工程概况拟建工程位于 xx 市区内,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建筑物为 3~5层商业用房。基础开挖深度为 3.50m。基础持力层为第②层粉质粘土,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10kpa,不能满足设计建筑物荷载要求,必须进行地基加固处理,处理后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300kpa。根据勘查报告及相近工程设计施工经验,经认真讨论、认真核对后,选用 CFG 桩复合地基处理方案。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根据勘查报告,该区地貌单元为山前冲洪积平原。地下水:水位埋深为 0.40~2.50m。地下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水位呈季节性变化,年变幅不大。3、复合地基处理设计方案3.1 设计思路选择何种地基处理方案,应根据场地地质条件、建筑结构类型、使用要求,对周围环境影响、材料当地情况、施工条件及过去同类地层同类建筑物应用经验以及技术经济指标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质量保证、用户满意。3.2 设计依据(1)甲方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和平面图(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法律规范》( JGJ79-2025,J220-2025)(3)《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法律规范》(GBJ146-90)(4)《建筑桩基技术法律规范》(JGJ94-94)3.3 CFG 桩复合地基设计计算CFG 桩复合地基设计参数主要包括桩径、桩长、桩间距、桩体强度、褥垫层材料及厚度。地基处理效果包括三个方面: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复合地基沉降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及复合地基处理工程造价是否令建设单位满意。其设计过程还常采纳试点法,即首先确定桩长及桩经,并计算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其次计算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及桩间距,然后计算复合地基沉降量。在计算过程中,若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或沉降量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则须重新确定桩长或桩间距,直至满足设计要求。(1)桩长CFG 桩复合地基一般要求桩端落在相对较好的土层上,以控制复合地基的整体变形。根据本工程对承载力特征值的要求及场地地层条件,确定以第⑥层中粗砂为桩端持力层。设计桩长为 16.00m。(2)桩径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法律规范》(JGJ79-2025)第 9.2.1条,CFG 桩桩径宜取 350-600mm,同时结合以往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