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制造业转型之路

中国制造业转型之路_第1页
1/2
中国制造业转型之路_第2页
2/2
中国制造业的转型之路 常鑫鑫(武汉)一制造业是国家经济进展和国际竞争力提高所依赖的重要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得到了迅猛的进展,特别是工业品的出口不断上升。1980 年我国工业制成品的出口额仅为 90 亿美元,1994 年突破一千亿美元,2025 年突破一万亿美元,2025 年达到 1.14 万亿美元,质优价廉的“中国制造”商品走向全球各个角落。目前,我国有 7 个大类的制造商品产量世界排名第一,有 15 个大类名列前三。制造业的进展为提高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以及提升我国综合国力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进入 21 世纪以后,制造业进展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以服装、机电、家电、化工、船舶、集装箱等为主,主要途径是为代理品牌加工,附加价值低,特点为劳动密集、生产简单、管理简单,但能源消耗大、污染较为严重。这些代加工生产很少涉及到价值链高端无法形成企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导致利润低下。在经过一系列的制造业改革之后,中国制造业的困境仍没有改变。中国企业联合会最新公布的 2025 中国制造业企业 500 强分析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制造业存在五个方面的“软肋”:劳动生产率低,中国目前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约为美国的 4.38%、日本的 4.37%和德国的 5.56%;研发投入不足,国际上大公司的研发费用投入一般占销售收入比重在 5%左右,甚至达到 10%-15%,而我国企业中除了华为等“凤毛麟角”的企业外,绝大多数企业都达不到 5%的水准;耗能太高,单位 GDP 能耗居高不下;工资成本不断上升,一项美国咨询公司的讨论报告显示,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已经高于亚洲其它七个国家;管理水平较低,特别是国有制造企业,产权不明,政企不分的现象仍然较为严重。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国制造业的转型。二为什么在改革开放初期,制造业的进展一帆风顺,而进入 21 世纪后,制造业的进展问题众多,整个产业被迫转型?1993 年前供给决定需求的时代。“萨依定律”告诉我们生产自动制造需求,虽然这一观点在当今受到广泛的质疑,但是在物质匮乏的特定时期该定律具有很强的合理性。新中国成立后,生产和生活物资都较为匮乏,国家不得不实行配给制,粮票是这一时代的标志从 1955 年到 1993 年,为了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国家对粮食实行严格的配给制,只有通过粮票才能买到粮食,还有食用油票、豆腐票、布票、电视机票等各种票证。在这一时期,只要能够生产出有用的商品,就能够快速的在市场上卖出。因此,增加产品的生产数量成了制造业...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国制造业转型之路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