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产业结构变迁效应对劳动生产率增长的驱动作用研究

产业结构变迁效应对劳动生产率增长的驱动作用研究_第1页
1/7
产业结构变迁效应对劳动生产率增长的驱动作用研究_第2页
2/7
产业结构变迁效应对劳动生产率增长的驱动作用研究_第3页
3/7
产业结构变迁效应对劳动生产率增长的驱动作用讨论产业结构变迁效应对劳动生产率增长的驱动作用讨论 [提要] 本文对劳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解,从静态结构变迁效应、动态结构变迁效应和增长效应分析它们对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贡献情况。分析结果表明,在过去三十年中,产业结构变迁曾经对内蒙古经济的增长贡献明显,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以技术进步为核心的增长效应取代了结构变迁效应。而 2025-2025 年期间,结构变迁效应继续提升,说明近年来的深度市场化改革,可以继续延续结构变迁效应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产业结构;变迁;劳动生产率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促进我国稀土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讨论”(13XJY014);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讨论项目“创新驱动内蒙古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讨论”(NJZX15)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产业结构变迁效应对劳动生产率增长的驱动作用讨论——内蒙古的分析 收录日期:2025 年 2 月 27 日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代表罗伯特·索罗认为,在技术和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中,技术创新能产生 80%的贡献。他提出的索罗增长方程,能够从中看出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美国经济学家 Stigliz 指出,经济增长有四个要素源泉,为资本、劳动、技术与结构。资本的投入、劳动的投入、技术进步和结构变迁的促进作用共同带动国民生产总值的提升。Salter 认为,由于在各产业之间,技术创新对生产率的提高作用不同,因此产业结构的转移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生产率的增长。Fagerbert 采纳份额变化分析方法,分析了世界制造业结构变化对生产率增长的作用,认为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转变对生产率增长有影响。Hulton 分析了美国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因素,认为物化的技术进步导致了约 20%的生产率增长。黄先海、刘毅群分析了物化性技术进步对我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作用,认为设备资本投资仍然是我国制造业增长的主要原因,物化性技术进步对生产率增长的贡献约为 45.31%。我国由于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率增长的影响中,产业结构的变迁和技术进步因素更加重要。这里主要分析劳动率增长中的劳动力结构转移效应和技术进步带动的增长率效应。 一、劳动生产率的分解 劳动生产率涉及部门劳动生产率和部门劳动力配置结构,刘伟、张辉运用“转换份额分析”方法,把产业结构变迁效应和技术进步增长效应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中分解出来。借鉴Fagerberg(2000)、Timmer(2000)...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产业结构变迁效应对劳动生产率增长的驱动作用研究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