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应注重培育学生的耐力、意志素养体育教学中应注重培育学生的耐力、意志素养 【摘要】体育课是学校教育的一门必修课。体育教学中渗透着诸多德育、智育、美育因素。上好体育课,不但对学生进行了体育、卫生、保健方面的教育,增进了学生健康,增强了学生体质,而且能够促进学生各方面素养的全面进展。 【关键词】体育教学,培育,耐力,意志 一、为什么体育教学中应注意耐力、意志培育 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其对学生素养的培育都不是单纯的、孤立的,体育课也是如此。当然,体育课的教学目的是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我们所说的“健康”,确切一点,应该是身心健康。身心健康,即包括身体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这两个方面都得到良好进展的人,才称得上“身心健康”。具备身心健康的目的,从长远上看,是为了工作,为了社会做出贡献。“身心是革命的本钱”,就是这个道理。从人生价值这个角度来看,心理素养比身体更为重要。一个人即使有健壮的体格,假如缺乏坚强的意志,是很难胜任健康工作的;反之,一个心理素养优秀的人,即使身体状况不佳,但凭借坚韧的意志和持久的毅力,往往能够出色地完成艰巨的工作任务。由此可见,对学生的耐力、意志进行培育,从小抓起,使其形成一种良好的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体育课教学,又恰恰是进行这些素养培育的最有效的方式。因此,锻炼持久耐力、培育坚强意志,自然成为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而这一重要内容又往往被人们忽视了,所以有必要仔细讨论。 二、当前中小学耐力、意志素养状况分析 随着素养教育的逐步实施,我国的教育面貌又有了新的改观,体育教学讨论的新成果也给体育教学带来了新气象,使教学工作变得更为科学、效率更高,使学生的综合素养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目前还有许多中小学的体育教学状况不容乐观,还存在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特别是学生在心理素养方面缺乏应有的锻炼,致使许多中小学生缺乏耐力、意志脆弱。这些学生在身心健康方面未能达到体育教学的目标,严重阻碍了他们自身的品质、智力、劳动能力、审美能力的正常进展。 当然,中小学生在各个方面还处在进展、变化阶段,每个学生的进展状况也各有不同。但是,根据有关资料可以看出,我国的中小学生和某些发达国家的中小学生相比较,在体育方面有着很大的差距,学生的身心健康程度也远不如人家。究其原因,除了体质有差距外(当然这与饮食营养等生活条件有很大关系),更重要的是心理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