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充分发挥网络舆论传播对社会道德建设的积极作用

充分发挥网络舆论传播对社会道德建设的积极作用_第1页
1/4
充分发挥网络舆论传播对社会道德建设的积极作用_第2页
2/4
充分发挥网络舆论传播对社会道德建设的积极作用_第3页
3/4
充分发挥网络舆论传播对社会道德建设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网络舆论传播对社会道德建设的积极作用 摘要:网络舆论作为一种全新的表达和传播方式,是社会舆论在网络空间中的映射,由于网络舆论的特性从一定意义上说决定了它广泛的影响力,在我国的道德建设中它在发挥着积极的正面作用同时也产生着消极的负面作用。因此如何合理的引导这一新兴的舆论传播方式,发挥它在道德建设中积极的作用就变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网络舆论传播 特点 作用 引导 中图分类号:TN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网络舆论作为公众舆论在网络中的一种表现形态,是社会舆论在网络空间中的映射。梳理一下在网络舆论中引起轩然大波的社会事件,无一不是极具道德争议或者富含道德意义的。因此如何合理的利用这一新兴的舆论传播方式,发挥它在道德建设中积极的作用就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中,笔者通过对比网络舆论传播与传统舆论传播的不同特点,分析其在我国道德建设中的两面性作用,并对如何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作出了初步的探讨。 一、网络舆论传播的特点 网络舆论作为一种全新的表达和传播方式,由于它的特性使之与其他的社会舆论形式不同。从舆论传播过程中的源点、载体、受众等方面分析,网络舆论传播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随意性 网络舆论往往以调侃和宣泄等方式体现出随意性传播的特征。如 2025 年 7 月 16 日,百度某网游贴吧内的一句“贾君鹏,你妈喊你回家吃饭”,在短短 5 小时内引来了超过 20 万网友的点击浏览。2025 年 10 月,一句“我爸是李刚”的话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几乎成为了最火热的流行语,各种与此相关充满随意性质的语句,譬如“恨爹不成刚”等也在网络上快速走红。事实上,舆论是社会心理的互动,这些看似随意的言语,恰恰在更深层次上体现出部分网民的一种生活状态和一些内心情绪的表达。 2、互动性 以往传统的舆论传播,主体与客体相对分明,导向性较强。但是,在各种网络论坛中,意见或评论的发布者随时随地可以转换为接受者或再传化为发布者,导向性较弱。网络舆论传播更重视受众接受信息后的反馈和意见。可以说网络使传统大众传播中处于草根地位的受众与处于精英地位的舆论领袖置于平等的话语环境中。从这一意义上说,互动传播不仅以传播技术的变革引领了网络舆论的巨大进展,而且更具有以人为本和公平正义的道德意义。 3、匿名性 网络是一个虚拟的环境,这种环境能让人摆脱现实生活中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对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充分发挥网络舆论传播对社会道德建设的积极作用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