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执业医师试题解析-环境卫生学 一、名词解释 1.环境卫生学(environmentalhealth/environmentalhygiene):是讨论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关系的科学,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进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 2.食物链(foodchain):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后者再被第三种生物作为食物,彼此以食物联接起来的锁链关系称为食物链。 3.生物有效剂量(biologicallyeffectivedose):指经吸收、代谢活化、转运最终到达器官、组织、细胞、亚细胞或分子等靶部位或替代性靶部位的污染物量。 4.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biogeochemicaldisease):指由于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不均衡,使某些地区个别微量元素过多或缺乏,超出机体的适应范围,导致动植物和人群发生特有的地区性疾病。 5.环境污染(environmentalpollution):当排入环境中的废弃物数量或浓度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造成环境质量下降和恶化,影响到人体健康,称为环境污染。 6.逆温(temperatureinversion):大气温度随着距地面高度的增加而增加的现象。 7.生物放大作用(biomagnification):环境污染物通过食物链的转移并逐级增大在生物体内的浓度,使在高位营养级生物体内的浓度比在低位营养级生物体内的浓度增加很多倍,这种作用称为生物放大作用。 8.碘缺乏病(iodinedeficiencydisorders,IDD)是指从胚胎发育至成人期由于碘摄入量不足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症。它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流产、早产、死产等。 9.有机物的腐质化:有机物在土壤微生物的参加下不断分解又不断合成,最后变成腐殖质的过程。 10 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EIA):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并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二、填空 1.环境因素按其属性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类。 【答案】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 2.我国目前最普及和最有效的用于饮用水的化学消毒方法是______. 【答案】氯化消毒 3.城乡规划卫生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 【答案】城市规划法 4.过量的氟进入体内,可使大量的______沉积在正发育的牙组织中,致使牙釉质不能形成正常的棱晶结构,导致氟斑牙。 【答案】氟化钙 5.环境卫生学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