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饮水与环境卫生现状调查分析 掌握四川省农村学校饮水与环境卫生设施现状,了解学校饮水水质状况及学生寄生虫感染情况,为改善四川省农村学校饮用水和环境卫生状况,保护学生身体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农村改水技术指导中心制定的《全国农村学校水与环境卫生现状调查实施方案》要求,通过现场调查和自填问卷等方式填写全国统一的调查表,水质和粪便通过现场采样送实验室检测分析。结果 共调查了 50 所中小学,有卫生厕所的学校占 52%,男厕所蹲位合格率为 42%,女厕所蹲位合格率为 22%;有集中式供水的学校占54%,检测的水样合格率为 22%,以大肠菌群和余氯合格率最低;共抽查 1506 份粪便,寄生虫总感染率为 16.87%,以蛔虫卵感染率最高。结论 学校卫生厕所普及率不高,厕所蹲位合格率低;学校集中式供水覆盖率相对较低,水质合格率也低;学生蛔虫卵感染率高。应增大改水改厕经费在学校的投入,改善学校不良卫生状况,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学生健康是政府关怀与社会关注的热点,学校饮水和环境卫生状况是保障学生健康的重要内容之一,不安全的饮水和卫生设施可能造成学校肠道传染病的流行与暴发[1]。为了解四川省农村学校饮水和环境卫生现状,找出影响学生健康的危害因素,达到改善农村学校饮水和环境卫生状况的目的,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农村改水技术指导中心的安排,四川省于 2025 年首次组织开展了农村学校饮水和环境卫生现状调查。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根据四川省经济状况(富裕、宽裕、贫困)和不同地理特征随机选择郫县、金堂、威远、丹棱、合江 5 个县,郫县、威远为经济富裕县,金堂、丹棱为经济宽裕县,合江为经济贫困县,各县按初中和小学的比例,并考虑当地学校规模和经济状况随机选择 10 所学校进行现场调查,每所学校在四年级或初一年级同一个班随机抽取 30 名学生进行现场问卷和健康体检。1.2 调查内容 学校供水设施及饮用水水质情况;学校厕所使用、维护管理以及粪便处理情况;学校垃圾和污水处理情况;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1.3 调查方法与评价标准 由经培训的调查员到学校现场开展调查,完成《农村学校卫生设施现场调查表》;水质检测由县疾控中心采集被调查学校末梢水 1 份并送县疾控中心实验室,按《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25)[2]进行检验。水质分析结果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5)[3]表 4 的限值和要求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