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农村畸形消费的成因及危害

农村畸形消费的成因及危害_第1页
1/4
农村畸形消费的成因及危害_第2页
2/4
农村畸形消费的成因及危害_第3页
3/4
农村畸形消费的成因及危害农村畸形消费的成因及危害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进展和惠农政策的不断实施,我国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是农民消费水平的节节攀升。然而,炫耀性消费,攀比性消费却在农村盛行开来,这种不合理的消费严重影响着农民的生活,对其当前以及长远的进展都非常不利。探究这种消费习惯的成因极其危害,然后进行有效地遏制,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农民;畸形消费;成因;危害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迅速进展。随着惠农政策的不断实施,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农民,在消费结构上有了很大的改变。特别是大量农村居民都有进城务工的经历,在城市居民消费状况的影响下,农民的消费水平不断提升,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虽然收入增加引起的消费增加是正常的经济行为,但是,不合理的炫耀性消费,攀比性消费却是极其欠缺理性的做法。尤其是在婚丧嫁娶的大事上,花起钱来的农民感性远远大于理性。倾尽所有积蓄甚至不惜借钱来操办事情,已经不是稀奇的行为。这种超出自身能力的铺张浪费对于农民的当前生活以及长远进展都是非常不利的。 一、河南农村收入现状 河南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到全省总人口的 59.6%。2025 年各市(县)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纯收入如图 1 所示。可以看出,大部分地方的农民的平均收入在万元以下,并不是很高。 随着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推行以及社会经济的进展,农业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人多地少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因而农业释放出了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同时,二三产业的比较利益高于农业,很多农民不再满足于只有土地的生活,而是选择离开家乡,进城务工,获得更多的收入。图 2 清楚地说明了劳动力就业地点的变动趋势。留在乡内就业的农民从 2000 年的 88.3%开始一直减少,到 2025 年,乡内就业的农民比例为 72.1%,与之形成鲜亮对比的是在县内乡外、省内县外、国内省外就业的农民每年都在增加,从 2000 年的 11.7%一直增加到 2025 年的 27.9%。 就业地点的变动引起了收入来源和各来源比重的变化,当前农民收入来源主要有外出打工的工资性收入,种植农作物的家庭经营性收入,以及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随着就业地点由乡内转向乡外,以前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家庭经营收入已经逐渐低于外出务工的工资性收入。各市(县)收入来源比重见图 3。工资性收入位居...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农村畸形消费的成因及危害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