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冲孔灌注桩桩端后注浆技术及其应用

冲孔灌注桩桩端后注浆技术及其应用_第1页
1/4
冲孔灌注桩桩端后注浆技术及其应用_第2页
2/4
冲孔灌注桩桩端后注浆技术及其应用_第3页
3/4
冲孔灌注桩桩端后注浆技术及其应用冲孔灌注桩桩端后注浆技术及其应用 摘要:本文介绍了冲孔灌注桩桩端后注浆技术的基本原理,并结合某一具体工程实例,对其设计要点、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点及实施效果进行了阐述并作相应的分析论证,为后期工程的实施积累宝贵经验,亦可作为其他同类项目的重要参考资料。 关键词:冲孔灌注桩;桩端后注浆;承载力;沉降量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众所周知,泥浆护壁灌注桩桩底沉渣是制约单桩承载力和沉降量的主要因素。大量工程实践证明,桩底沉渣过厚会导致单桩承载力显著降低和沉降量显著增大。因此,讨论及应用一种有效的技术措施来处理沉渣,提高单桩承载力和减少沉降量,已成为当前桩基工程实施中亟待解决的重大技术问题。桩端后注浆技术是一项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道路桥梁等土木工程领域,主要解决桩底沉渣过厚及改善持力层岩土的力学条件,提高单桩承载力和减少沉降量的一项重要技术。桩端后注浆技术同时也是国家正在大力推广的应用技术之一。有鉴于此,本文在对桩端后注浆技术基本原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工程实例阐述桩端后注浆技术有效处理桩底沉渣问题,显著地提高了单桩承载力和减小沉降量,缩短了桩长和缩小了桩径,加快了施工进度和降低了工程造价,进一步推动了该技术在工程建设领域的应用。 工程概况 某热电联产项目位于广东省珠海市高栏港经济区内,本期建设2×390MW 级改进型(F 级改进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远期规划 4×390MW 级改进型(F 级改进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厂址原始地貌类型主要为海积平原、滩涂及洼地等,场地上覆第四系覆盖土层按成因类型主要有人工成因的填土及填石,海积成因的淤泥质土、粘性土、砂土及残积成因的砂质粘性土等,下伏基岩为燕山期花岗岩。本期工程设计的 φ1000mm 桩端后注浆冲孔灌注桩近 1000 根,主要分布于烟囱、锅炉、燃机、汽机、主厂房等重要部位,均为端承摩擦桩,设计入强风化花岗岩深度 5m~9m,桩身砼强度为 C35,平均桩身长度为 50m,平均单桩竖向承载力为5500KN。 桩端后注浆基本原理 桩端后注浆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在灌注桩成型并达到一定强度后,利用高压注浆泵将水泥浆或水泥与其它材料的混合浆体,通过预埋在桩身中的注浆导管注入桩端持力层。所注入的浆体对桩端虚土和桩端附近的桩周土层起到渗透、填充、挤密、劈裂、置换及固结等多种形式组合的不同作用,消除桩底沉...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冲孔灌注桩桩端后注浆技术及其应用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