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古建筑尺寸比例

古建筑尺寸比例_第1页
1/3
古建筑尺寸比例_第2页
2/3
古建筑尺寸比例_第3页
3/3
1、古建筑的柱子的高度与直径是有一定比例关系的,柱高与面阔也有一定比例。 (1) 小式建筑,如七檩或六檩小式,明间面阔与柱高的比例为 10:8。柱高与柱径的比例为11:1。五檩、四檩小式建筑,面阔与柱高之比为 10:7。 另一种说法是柱高与柱径的比例为 10:1,想想很多地方是变通的,是活的,没有完全的定式,因此都可。 (续)(2)大式带斗拱建筑的柱高 2、收分: 中国古代的圆柱子上下两端直径是不相等的,除去瓜柱一类短柱外,任何柱子都不是上下等径的圆柱体,而是根部略粗,顶部略细,这种作法,称为“收溜”又称“收分”。柱子做出收分,即稳定又轻巧。小式建筑收分的大小一般为柱高的 1/100,(柱高为 3 米,收分为 3 厘米,假定柱根直径为 27 厘米,柱头收分后直径为 24 厘米)。 大式建筑柱子的收分规定为 1/1000。 3、侧角: 为了加强建筑的整体稳定性,古建筑最外一圈的柱子的下脚通常要向外侧移出一定的尺寸使外檐柱子的上端略向内侧倾斜,这种作法称为“侧脚”或“掰升”。清代建筑柱子的侧脚尺寸与收分尺寸基本相同,即“溜多少,升多少”。(外檐的柱脚中线按原设计尺寸向外侧移出柱高的 1/100(或 7/1000)并将移出后的位置作为柱子下脚的中轴线,而柱头的位置仍保持原位不动,这样就出现了柱根、柱头两个平面位置) 柱子侧脚是在原设计尺寸的基础上将柱根向外侧移动4、榫卯 榫卯连接是中国古建木结构的一大特点,中华匠人在对木、石等器具的架构中运用了榫卯。榫卯的种类很多,应用在不同的位置叫法和作法也不同:(1)、固定垂直构件的管脚榫、套顶榫;(2)、垂直构件与水平构件连接的馒头榫、燕尾榫、箍头榫、透榫、半透榫、大进小出榫;(3)、水平构件相交时用的:燕尾榫、刻半榫、卡腰榫、正交桁碗;(4)、水平与倾斜构件重叠做稳固作用的:栽销榫、穿销榫;(5)、水平与倾斜构件半叠时用的斜交桁碗、扒梁刻榫、刻半压掌榫;(6)、门扇用:银锭扣、穿带、抄手带、裁口、龙凤榫;(7)、斜交支撑构件的搭掌榫; …… 榫卯的应用是古人在使用木材的过程中逐步建筑工程申请认证!财宝值双倍检索优先专属展现同行沟通优化进展起来的,今日的梁架结构更是千年的优化中脱颖而出的,榫卯的优点是拉结、稳固、防震抗震。缺点(相对与现建):某些榫卯形式伤及木理,消弱了构件的良好应变和应力,因此木材的选料要精致,这点在封建统治下的官式建筑中尤为重要。但是今日的仿建中就没有那么的约束...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古建筑尺寸比例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