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 教育的进展一、教育的概念1、广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进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2、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二、学校教育制度1、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现代教育制度进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确定年限的学校教育。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进展。普通教育以升学为主要目标,职业教育以就业为主要目标。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沟通。三、教育进展的过程1、古代教育1)不同国家古代学校教育的形态。 ① 古代中国:夏商周的“庠序”教育。西周形成的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的进展是我国教育史上、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牌。汉代实行的思想专制主义的文化教育政策和选士制度。隋唐以后盛行科举制度。宋代,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② 古代印度:宗教教育③ 古代埃及:以僧为师,以吏为师,以法为教。④ 古代希腊、罗马: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育有文化有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进展。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目的是培育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也比较严厉。罗马帝国灭亡后,文化教育为宗教所垄断,世俗文化被否定,最受重视和尊重的教育是培育僧侣人才的教育。学习内容主要是神学和七艺。还有教会学校。其次是骑士教育。2)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① 阶级性,统治阶级享有教育的特权。等级性明显。② 道统性。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是惟一被认可的思想。③ 专制性。④ 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能不能受教育和受什么样的教育是区别社会地位的象征。⑤ 刻板性。2、欧洲文艺复兴对教育的影响以人性反对神性、以科学理性反对蒙蔽主义、以个性解放反对封建专制,以平等反对等级观念,重视现世生活,肯定现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