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下室底板渗漏修复1 国内防渗堵漏复合防水技术概述地下室底板渗漏水是由于底板混凝土内存在裂隙、空洞等过水通道,水沿着过水通道流到底板及壁墙内侧面。防渗堵漏复合防水技术是依靠注浆、表面防渗等防水技术,用有机或无机浆液填充底板及壁墙的过水通道,修复结构缺陷达到结构自防水的目的,同时在结构体外侧面形成一定厚度的隔水层,阻止水流进底板及壁墙内部,进一步达到防渗堵漏的目的。防渗堵漏复合防水施工技术主要有表面防渗、导水和注浆等施工技术组成。1.1 表面防渗在结构体背水面涂抹有机或无机防水涂料,阻止水流出结构体。该方法适用于结构体比较好、出水方式为慢渗的情况,其优点是方便快捷;但由于防渗涂层较薄,一般维持时间较短,因此一般不单独使用。1.2 导水导水即采纳管路把底板及墙面的水集中到一处排出,保持底板及壁墙和室内无渗漏水。该方法适用于有集中排水点的情况,其优点是省时省料,方便快捷。在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应优先采纳此法。1.3 注浆注浆是主要的防渗堵漏方法,适用于大多数工业与民用建筑物和构筑物等。通过注浆封堵过水通道,在结构体内、结构体外侧面形成一定厚度的隔水层,达到防渗堵漏结构加固的目的。1.3.1 注浆工艺(1)钻孔。在混凝土结构体墙壁、底板或者出水集中处钻孔,使周围的水集中于钻孔流出。在含水流砂层,应防止钻孔穿透底板及壁墙(2)凿槽。沿底板及壁墙壁裂缝两侧凿成“v”形槽或 U 形槽(根据具体情况选用)。“v”型槽适用于水量较小、水压不太大的条件,工艺较简单;U 形槽适用于水量较大、水压较大的条件,工艺较复杂。(3) 抽孔。钻孔钻好后,选用与钻孔直径相配的抽孔条,沿墙壁裂缝两侧凿成“v”形槽或 U 形槽用无机材料覆盖抽孔条同时在“v”形槽或 U 形槽内部形成导水管,钻孔内流水从导水管导出,注浆时导水管作为注浆管使用;凿槽后,在填补凿槽的过程中,选用导水管把涌水导出壁外,注浆时导水管作为注浆管使用。注浆管一般选无缝钢管,在其两端车上丝扣,分别用于固定注浆管和连接注浆管路。(4)注浆。在注浆过程中观察壁面有无冒浆现象,发现冒浆及时处理;严格控制注浆压力,防止注浆时浆液鼓破底板及壁墙。注浆压力应控制在能达到设计的隔水帷幕厚度但又不鼓破结构底板及壁墙为宜。注浆量根据注浆前估计的壁内壁后裂隙及空洞进行计算,在注浆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1.3.2 注浆浆液注浆浆液一般分两种:一种为水泥类浆液,如单液水泥浆、c—s双液浆等,...